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湿疮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湿疮

以多种皮损,形态各异,并有瘙痒,糜烂、流滋、结痂为重要特征的皮肤疾患。本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的慢性三类;皮肤损害具有多形性,对称分布,自觉瘙痒,反复发作的特点,易演变成慢性,本病的发生以先天禀赋敏感者为多,无明显季节性,但冬季常常复发。急性者多泛发全身,慢性者往往固定在某些部位,亚急性介于两者之间。中医文献依据其发病部位和性质的特点而有不同的名称,如“浸淫疮”、“粟疮”、“肾吏风”,“四弯风”、“旋耳疮”、“疮”等。本病在老年人是多发病,且多呈慢性,而时有急性发作,。西医学各种类型的湿疹,可参照本病辨证论治。临床分两型辨证论治:
湿热证老年人受湿热邪气侵袭,闭阻肌肤而发为湿疮,加之脾虚生湿,内外相合,使湿疮留恋难愈;偶因情志不畅,郁而化火,或因食辛辣发物,致使湿疮呈急性发作。表现为起病快,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亦可泛发全身,但以面部的前额、眼皮、颊部、耳部、口周围以及肘窝、腘窝、手部、小腿、外阴、肛门周围等处多见,呈两侧对称。初起皮肤潮红、肿胀、瘙痒,面积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继在潮红或其周围的皮肤上,出现丘疹、丘疮疹、水疮,群集成片,常因搔抓而形成糜烂、流滋、结痂,瘙痒不堪,常伴有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苔黄腻。治宜清热利湿,内服龙胆泻肝汤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外治:渗液多可用10%黄柏煎汤或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煎汤冷敷;渗液减少时,再用青黛散(《经验方》青黛60克、石膏120克、滑石120克、黄柏60克研细末,和匀)加麻油调搽。
血虚风燥证老年人湿疮日久不愈,伤血化燥生风,肌肤失养而成。表现为慢性湿疮,反复发作,病程长,皮损颜色暗淡,浸润肥厚,苔薢样变,色素沉着,血痂,脱屑。伴有头昏乏力,腰酸肢软,苔薄白,舌淡红,脉濡细无力。治宜养血祛风,清热利湿;内服四物汤合萆薢渗湿汤(《疡科心得集》方:萆薢30克,苡仁20克,黄柏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滑石15克、通草6克)。瘙痒不能入眠者,加真珠母20克、生牡蛎20克、夜交藤10克、酸枣仁10克;皮肤粗糙肥厚者,加丹参20克、益母草30克、鸡血藤10克。外治:外搽青黛散油膏(《经验方》青黛散75克、凡士林300克调匀成膏),加热烘更好。
本病急性发作时,忌用肥皂热水烫洗和避免搔抓,忌食辛辣、牛羊肉等发物。平素应锻炼身体,调解情志,劳逸结合,以促使病愈。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3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