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位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位数zhongweishu

亦称中数。是在一组按大小顺序排列的数据中,位置居中的那个数。是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代表数值之一,一般用符号Md表示。如在一组顺序已排好的数据2,3,5,8,11中,位置居中的数为5,即Md=5。计算方法分两种情形:
未分组的数据 ❶把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❷用N+1/2的公式(N为数据个数)求中位数的位置;
❸找出中位数位置所对应的数据,即为中位数。
如上例中,由于N=5,故中位数的位置是5+1/2=3,即第3个数就是中位数。当N为偶数时,则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值为中位数。如2,3,6,8,则取3+6/2=4.5为中位数。
已分组的数据 对已分组的数据,可通过次数分布表来计算中位数。其步骤如下:❶先编制一个累积次数分布表。
❷求N/2。中位数就在略大于N/2的那组里。如在“次数分布表”条的数据中,N=46,N/2=23,从累积次数分布表中找到略大于23的组是累积次数为27的组:76~80,这就是中位数所在组。
❸计算中位数。当累积次数是自下而上时,计算中位数的公式为:
Md=L+(N/2-Fl)i/f
式中 L——中位数所在组的精确下限
N——数据总个数
Fl——中位数所在组精确下限以下的累积次数
i——组距
f——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
当累积次数是自上而下时,则用下式求中位数:
Md=U-(N/2-FU)i/f
式中U——中位数所在组的精确上限
FU——中数所在组精确上限以上的累积次数
其余符号同前式。
在“次数分布表”条中的次数是自上而下累积的,故
Md=80.5-(46/2-16)5/11=77.3
在同一次数分布表中,用以上二式所计得的中位数是相同的。


中位数zhongweishu

若随机变量X取小于某变值M c的概率 (或频率)恰等于50%,则变值Mc称为中位数,即


对于一组样本观察值,处在中间位置的该个体的数值称为中位数,严格地说,将n个数据按其数值大小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成

X(1),X(2),…,X(n)

则中位数

中位数Zhongweishu

把调查到的数据按大小次序排列起来,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在统计中叫做中位数。当数据的个数为奇数时,则居中的一个数据就是中位数。例如, 97, 95, 87, 82, 75, 71, 63这7个数据中,数据82正好居中,因此82为中位数。当数据的个数为偶数时, 则取居中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中位数。例如, 98, 95, 92, 88, 82, 80, 79, 76这8个数据中,居中的两个数据为88和82,求它们的平均数 (88+82) ÷2=85, 则把85作为中位数。

中位数

总体单位的某一标志数值按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的数值。代替算术平均数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在产品质量统计检查中,用来说明产品的质量。

中位数

随机变量的一种位置特征数,常记为Md或x0.5。若随机变量X是连续型的,F(x)是它的分布函数,则F(Md)=0.5;若随机变量X是离散型的,则P(X≤Md)≥0.5,P(X≥Md)≥0.5,此时中位数不一定惟一。对样本来讲,是将观察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若用n表示观察值的个数,用x1,x2,…,xn表示观察值,按从小到大的次序排列后的数记为x(1)≤x(2)≤…≤x(n),则

Md=


如果观察值已经分组列成频数分布表时,则其近似计算公式为

Md≈LMd+


其中LMd是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nMd是小于中位数所在组下限的各组的频数之和,d是中位数所在组的区间长度,fMd是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常被应用于测验分数统计中。

中位数median

按变量值大小顺序排成的数列中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是一种位置代表值。它将数列分成相等的两部分,小于中位数变量值的个数与大于中位数变量值的个数相等。在单项数列的条件下,决定中位数时,可按下列公式求出中位数所在项次Om,处于Om位置上的变量值即为中位数。如果变量值个数(n)是偶数,中位数位于两变量值的中间,则将中位数前后两变量值求算术平均数,即为中位数。中位数项次的计算公式为:

在组距数列的条件下,中位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e为中位数;L为中位数所在组下限;Sm-1为中位数所在组以下各组次数之和;fm为中位数所在组次数;∑f为全数列各组次数之和;△为中位数所在组组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3: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