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玉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玉龙商。高5.6厘米,长8.1厘米。1976年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妇好墓出土。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墨绿色玉圆雕而成。龙头微昂,“臣”字形目,眼珠外凸,张口露齿。头上有一对瓶形角向后倒伏。身体卷曲,尾部向右侧内卷。短足,各有四爪。身体刻双钩方格纹,双钩带内具有凸起之感。龙的中脊有扉棱一条。玉龙造型浑厚端庄,龙身的制作较龙首更美。此玉龙形制较为少见。殷墟妇好墓见“殷墟妇好墓”条目。 玉龙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高26厘米,剖面直径2.3—2.9厘米。1971年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遗址出土。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博物馆藏。此玉龙由整块碧绿色岫岩玉圆雕而成。身体卷曲呈“C”字形,吻部前凸,微向上弯,嘴紧闭,鼻端平。有对称的双孔,两眼凸起呈棱形,眼角较圆,眼尾细长而上翘。额及颚刻小菱形方格网纹。颈脊耸起长鬣,长约21厘米,两侧磨出浅凹槽,弯曲上卷,端部尖锐。龙背有对穿的单孔。龙尾自龙首方向内卷,龙体横截面呈椭圆形。整个造型刚劲有力,尤其是飞扬的长鬣配在粗壮的龙身上极富生气,引入注目。此玉龙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玉龙,十分珍贵。红山文化见“钩形玉器”条目。 玉龙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为玉。新石器时代,我国长江、黄河、珠江流域以及北方一些地区都发现过玉器,偶有以玉石雕刻的人面或动物。 玉龙 进入奴隶社会,玉器为奴隶主贵族所垄断。1976年在殷墟发掘出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墓出土玉器竟有700余件。 妇好墓出土的玉器有两类,其中大多为扁平的玉饰,有璧、瑗、环、璜等,此外,还有直接以动物、人物造型的装饰品; 另 一类就是像玉龙这样的圆雕,取材广泛,有人物、动物、走兽、禽鸟、昆虫等。这件玉龙为墨绿软玉。圆雕,长仅8.1厘米,正背两面皆成方形。然方中见圆。呈弧线、半圆形的身躯和尾部蕴含着行将伸展、舒张的力量,加上那粗壮的双角 、圆瞪的眼睛和凶齿巨口,确能使人产生威慑之感。 传说中的龙神通广大,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文解字》十 一),显然是被神化了的灵异之物。商代雕塑写实功力,较前代有明显进步,妇好墓玉象、熊、鳖、石人等均能达到较高水平。但这件玉龙以及某些鸮鸟、虎头怪鸟显然是依据现实形象,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创造的艺术形象。 商代雕塑集写实与装饰、现实与想象于一身,奠定了中国雕塑艺术的基础。 玉龙新石器时代大型玉雕,属红山文化。1971年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出土。通体呈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鼻端截平,上端边起锐利的棱线,端面近椭圆形,有对称双圆洞,为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前角圆而起棱,眼尾细长上翘。额及颚底皆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网格突起作规正的小菱形。颈脊起长鬣长21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龙尾内卷,龙背有对穿的单孔,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系用一整块玉料的圆雕,细部运用浮雕,浅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洁圆润。龙体伸曲刚劲有力,长鬣高扬,显得极有生气。今藏中国历史博物馆。 玉龙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