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田齐王陵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田齐王陵田齐王陵在淄博市临淄区一带,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六位君主的陵墓,地处鼎足山和牛山之东。在鼎足山东山脚下,有著名的二王冢,相传为春秋齐桓公和齐景公的墓冢。桓公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85-前643年任齐国国王期间,在管仲的辅佐下,称雄天下,齐景公名杵臼,公元前647-前490年继承王位,任晏婴为丞相,使国家日见繁荣。二冢依山而建,高达20米,周长120米,东西相邻,并称为二王冢。 田齐王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六位君王的陵墓,位于临淄区齐陵镇的东北和南面,有“二王冢”、“四王冢”两组。“二王冢”,俗称“二女坟”、“齐王冢”,是春秋时齐桓公、景公墓,建于高约60米的石灰岩山丘(鼎足山)上,其北是辽阔的鲁北平原。就山造墓,方基圆坟,东西并列。方基连成一体,东西总长320米,南北宽190米,墓基3层,逐层收缩。其中西冢略大,基长约190米,圆坟高约12米。“四王冢”,俗称“四女坟”,是战国田齐国君威王、宣王、湣王、襄王墓,在“二王冢”西南的山阿。冢南依一平顶丘岗,造法与“二王冢”相仿。西起第一冢墓基东西约155米,南北245米,圆坟高8米;第二、第三冢稍矮小;第四冢与第一冢相等,墓基与第三冢间距为63米。四冢墓基边沿成一直线。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