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百鸟衣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百鸟衣

壮族民间长篇叙事诗。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叙述贫苦农民古卡与其妻依娌爱情笃厚,遭到土司破坏,土司抢走依娌,她嘱古卡射百鸟,用鸟羽制成神衣,百日内来相会。古卡依嘱而行,经过斗争杀死土司,救出依娌。反映了壮族人民的抗暴正义斗争,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歌颂了壮族人民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

百鸟衣

叙事长诗。韦其麟著。发表于《长江文艺》1955年6月号,同年《人民文学》7月号、《新华月报》7月号转载,中国青年出版社1957年4月出版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4月出版精装本,作为建国十周年献礼文艺作品丛书之一,1978年9月又再版。附有作者《写<百鸟衣>的一些感受和体会》一文,插图多幅。这部长诗是根据壮族民间故事加工创作的优美动人的叙事诗,描写一对善良、纯洁、勤劳而勇敢的壮族青年男女——古卡和依俚,彼此相爱,敢于与封建统治者斗争,终于获得了幸福生活,从而表现了壮族人民的民族性格,赞颂了人民的坚定的信念和美好的追求。诗的生活气息浓厚,壮族特色鲜明,且有浪漫主义神话色彩,受到读者好评。《文艺报》、《长江文艺》等报刊发表多篇评论文章予以肯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百鸟衣

壮剧剧目。蓝鸿恩、侯枫、周游根据壮族民间故事改编,内容参见文学类“百鸟衣”条。该剧于1962年由广西右江壮剧团演出,曾到自治区首府南宁汇报演出,《民族画报》刊登了该剧的多幅剧照。

百鸟衣

壮族民间故事。叙述壮族贫苦农民古卡的妻子依俚被土司抢走时,嘱咐古卡射百鸟,用羽毛制成神衣,百天内来会面。古卡历尽艰险, 制成百鸟衣,依约前往,巧妙地进入土司衙门,借献衣乘机杀死土司,夺取骏马,夫妻驰骋而去。反映壮族人民反抗强暴、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解放后, 壮族文艺工作者在此基础上, 创作同名长篇叙事诗和戏剧。

《百鸟衣》

壮族长篇叙事诗。韦其麟作。长诗取材于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勤劳勇敢的青年古卡一贫如洗,无钱娶妻。有一天,古卡拾到一只美丽的小鸡,带回去养了三个月零三天,小鸡竟变成了漂亮聪明的姑娘依娌,两人相亲相爱,生活充满欢乐。不料土司看中了依娌,把她抢进了衙门里。古卡按照依娌的嘱咐,穿过了99条峡谷,翻过了99座高山,到第一百天时,共射了100只雉鸡,做成了百鸟衣。土司为博取依娌的欢心,用龙袍换取百鸟衣。古卡趁势杀了土司,救出依娌,二人乘马飞驰而去。长诗融合了壮族民歌“四句欢”和现代自由诗的体裁,把叙事与抒情结合起来,语言朴素明朗,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1956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百鸟衣》

壮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广西壮族作家韦其麟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创作成长篇叙事诗。该诗描绘了农民古卡的妻子依俚,被土司抢掠。依俚嘱咐古卡制弓箭,射百鸟,用羽毛制成神衣,百日为期,到州府相会。古卡历经艰辛,制成百鸟衣后,按时来到州府。古卡借献衣之机,杀死土司,夺取骏马,双双逃到远方。故事深刻地反映了壮族人民反抗强暴,争取自由的坚强意志。该诗20世纪50年代轰动一时,曾被译成多国文字并传播欧洲各国。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3: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