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皮衣去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皮衣去面科举考试考场规则之一。行于清初。科举考试历来严禁夹带之风。清初,某些人为获得功名,便于会试前将文字抄成小本,缝在皮衣里,以图混进考场。于是清政府下令:考生进场,所穿皮衣一律去面,毡衣一律去里,作为防止舞弊的措施。因会试在三月,时犹严寒,士子著皮衣入场者悉去其面,一色皆白。乾隆十年(1745),高宗以“春月会试,风簷之下,非衣裘不足以御寒”,而原规定“既不免改造之费,亦非所以饰观瞻”,遂下令停止皮衣去面之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