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相和大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相和大曲汉代大型多段歌舞曲。最初是一人唱三人和的形式,叫“但歌”。后发展为丝竹弦管乐器伴奏,并由一人手执“节”(一种乐器)打着节拍歌唱,叫“相和歌”。由此进一步发展,加上舞蹈段落,即叫相和大曲。相和大曲形式结构的特点是:开始的段落叫“艳”——慢板歌舞,末尾的段落叫“乱”(或“趋”)——歌舞高潮段落,通常是管弦齐鸣,歌声激越,舞蹈奔放;每段落间有“解”——起到过门衔接作用的舞曲。相和大曲是在汉代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有不少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内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