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石翁仲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石翁仲北魏。通高314厘米。河南省洛阳市邙山出土。洛阳市关林庙藏。翁仲头戴笼冠,身穿短襦,下着裙服,双手按剑作端立状。翁仲的服饰与龙门石窟北魏宾阳中洞礼佛图上侍卫的衣着几乎完全相同,因此有人推测,其可能为北魏孝庄帝静陵神道的石刻。此翁仲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石人,身体比例适度、姿态端庄,雕刻手法简洁明快、整体感强,充分体现了1400多年前石雕艺术的高超水平。此外,对于研究北魏时期的衣冠服饰制度也具有重要意义。 石翁仲立于宫阙、庙堂、陵墓前的石人。翁仲原是秦始皇时的一名大力士,名阮翁仲,相传他身长一丈三尺,勇猛异于常人。始皇使翁仲将兵守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始皇为之铸铜像,置于咸阳宫司马门外。后泛称立于宫阙、庙堂和陵前的铜人或石人为 “翁仲”。《史记·陈涉世家》 “铸以为金人十 二”司马贞索隐:“各重千石,坐高二丈,号曰翁仲。”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诗:“翁仲遗墟草树平。”这里指墓前的石翁仲。目前见到最大的是河南洛阳邙山出土的北魏石翁仲,通高三点一四米,龙冠、夹领、短襦、裙服,双手按剑。威武端庄,雄浑有力。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