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石膏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石膏gypsum fibrosum

清热降火药。出《神农本草经》。见《蕃牧纂验方》。又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白虎。为硫酸盐类矿物石膏gypsum的矿石。生用或煅后研末用。主产湖北、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辛、甘, 寒。入肺、胃经。功能生用清热降火, 生津止渴; 煅用生肌敛疮。主治: ❶热病后期或中暑, 与竹叶、半夏配伍, 如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❷表证未解, 里热炽盛, 与黄芩、黄连、黄柏、栀子、淡豆豉、麻黄配伍, 如三黄石膏汤(《外台秘要》)。
❸风热实喘, 与杏仁、甘草、麻黄配伍, 如麻杏甘石汤(《伤寒论》)。
❹金疮、烫火伤、湿疹、脓疡, 煅石膏末单用或配清热药用。牛、马30~120克; 猪、羊15~30克。为末或煎汤灌服。石膏大寒, 胃无实热者忌用。近代研究, 生石膏可以抑制发热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并能抑制汗腺分泌。生石膏内服, 经胃酸作用, 一部分变为可溶性钙盐而被吸收, 使血钙浓度增加, 而抑制骨骼肌的兴奋性,起镇静、镇痉作用。还能降低血管的通透性,故有消炎作用。


石膏gypsum

硫酸钙(CaSO4)的商品名称,是硫肥的重要品种。其种类有生石膏(或称普通石膏)、熟石膏(或称雪花石膏)和磷石膏。在农业生产上,它们既是植物钙、硫营养的直接给源,又广泛用作碱土的化学改良剂。生石膏和熟石膏还能用作水泥工业的掺料、工艺制品的原料、制作豆腐的凝絮剂以及中医学上用作清热泻火药等。
制造方法
普通石膏是石膏矿石直接磨细而成;雪花石膏为石膏矿石在107℃下,干燥脱水制得;磷石膏则是由硫酸法分解磷矿粉制取磷酸工艺的副产品。
理化性质
石膏的主要成分为硫酸钙。普通石膏是含有两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钙(CaSO4·2H2O)的单斜晶体。晶体呈板状,而集合体常呈致密粒状或纤维状,白色或灰色等色泽。玻璃光泽,硬度为2,比重2.3,微溶于水(1克石膏溶于415克水中),有吸湿性。作肥料用时,粉体细度要求80%以上通过60目筛孔,以增加溶解度。雪花石膏是含1/2个结晶水的硫酸钙(CaSO4·1/2H2O),呈纯白色粉末,吸湿性比普通石膏大,吸水后转变为普通石膏,常硬结成块。磷石膏亦为含两个分子结晶水的硫酸钙,一般含CaSO4·2H2O约64%,含P2O5量0.7%~4.6%,平均为2%左右。为灰白至灰褐色粉末,呈酸性反应。上述三种石膏中均含有少量铁、硅、锰和铜等盐类。施入土壤后,硫酸钙逐渐溶解生成Ca2+离子和SO42-根离子,前者可与土壤胶体吸附的H+、Na+、Al3+、K+等阳离子起交换作用,增加土壤胶体上的代换性钙量,有改善土壤结构的作用,而后者或因阳离子交换和配位作用被吸附于铁、铝氧化物及其水化氧化物和土壤矿物表面,或在某些条件下,被带正电荷的土壤有机质所吸附。或呈可溶性盐类存在于土壤溶液中,可随水迁移。当石膏用作碱土的化学改良剂时,硫酸钙可与土壤溶液中的碳酸钠、碳酸氢钠起反应,生成硫酸钠,Ca2+离子又与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钠进行置换作用,使Na+进入溶液中亦形成硫酸钠。其反应式为:


Na2CO3+CaSO4→CaCO3+Na2SO4


2NaHCO3+CaSO4→Ca(HCO3)2+Na2SO4



所生成的硫酸钠为水溶性中性盐,它可随雨水或灌溉水从耕作层中逐渐淋失。碱性土施用石膏后,可降低其强碱性反应。同时也改变了碱土胶体性质,即将高度分散的钠胶体转变为不易分散的钙胶体,使土壤结构和通透性等理化性质得到改善,有利于作物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当石膏施于淹水土壤时,氧化态的SO42-可由硫酸还原细菌的作用还原成H2S,它或与铁等金属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或逸至地面空气中,或积累于土壤中,易对作物产生毒害。
施用技术
因施用的目的而异。
石膏改良碱土 改良碱土的石膏用量决定于土壤胶体上的交换性钠含量和土壤总碱度,当土壤交换性钠占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5%以下时,对植物无害,一般无需施用石膏,若当含量占10%~20%之间,可适当施用石膏,当含量超过20%时,必须施用石膏进行改良。当土壤总碱度(用HCO-3的百分数来表示)大于0.02%时,应施用石膏,土壤总碱度愈大,施用石膏的必要性亦愈大。在花斑状碱土上,可采用局部施肥的办法。根据前苏联的经验,当碱土斑块不超过总面积的25%时,此时石膏只按斑块面积大小计算其实际用量。常用的石膏用量计算公式为:

D=0.086(Na-KT)hd


式中 D为石膏施用量(吨/公顷);0.086为每毫克当量 CaSO4·2H2O的克数;Na为土壤交换性钠量(厘摩尔/千克); T为碱化层土壤阳离子交换总量(厘摩尔千克);K为土壤中交换性钠允许含量(占阳离子交换总量的5%);h为碱化层深度(cm); d为碱化层土壤容重。
农用石膏常含有杂质,计算用量时,应根据其有效成分(CaSO4·2H2O)折算。
用作化学改良剂的石膏应尽早撒施作基肥。要与深翻、灌排密切结合,通过深层耕翻以破坏碱化层,并使石膏与碱土充分混合,促进改土作用。若与施用有机肥料和栽培耐碱的如田菁、紫穗槐等绿肥作物或多年生豆科牧草配合进行,效果更好。石膏溶解度小,作用时间长。据研究,在地下水位深的碱土上进行化学改良,只需施用一次石膏足以为植物创造正常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在地下水位高的碱土和结皮碱土上,每隔8~10年重复施用石膏一次。在合理的耕作施肥下,土壤将不再发生碱化,土壤肥力会不断增高。
非碱土上施用石膏 当石膏用作改善植物硫和钙营养为目的时,其肥效常与土壤有效硫含量和作物种类有关。对多数作物而言,土壤有效硫(S)(磷酸盐—乙酸提取剂)的临界浓度为6~12毫克/千克。在中国南方酸性土壤上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硫含量少于16毫克/千克时,水稻施硫肥可能会增产,<10毫克/千克时,油菜后期表现严重缺硫,产量明显下降。因此,在酸性土壤和一些冷浸田、烂泥田等有效硫含量低的土壤,均有增施石膏等硫肥的必要性。
不同作物对硫的反应依次为十字花科>豆科>禾本科,在禾本科作物中水稻对硫的反应较为敏感,而早稻施硫效果又比晚稻好。石膏应优先用于对硫反应敏感和需硫量多的作物上。
石膏可作基肥、追肥和种肥。旱地作基肥时,先撒施于土表,然后翻耕、耙匀。用量一般为每公顷225~375千克。作种肥时每公顷为60~75千克,条施或穴施。石膏用作水稻田基肥或耙面肥时每公顷为75~150千克,作种肥或蘸秧根时为30~45千克即可。此外,在水田翻埋绿肥时,为防止水稻中毒性“发僵”,可每公顷施用22.5~37.5千克石膏,以利稻苗扎根,恢复生长。石膏作追肥宜早施。例如水稻最迟应在有效分蘖期以前施用,花生则在盛花后至子房柄(或称果针)入土后半个月为最适施用期。
储运
石膏具有吸湿性,当含水量超过6%~8%左右,石膏粉末就会结块,尤其是雪花石膏,吸水后结成硬块,其破碎难度大,故贮运时要防雨防潮。

石膏Shigao

一种无机盐,学名二水合硫酸钙,又名生石膏或二水合石膏。化学式CaSO4·2H2O,白色晶体,难溶于水。生石膏加热至128℃,失去部分结晶水得到半水石膏,即熟石膏·熟石膏为白色粉末,遇水又结合形成二水石膏,放出热量,并且自身膨胀凝固在一起。用于制作石膏塑像、石膏模型。

石膏为天然矿产,磷肥生产也得到石膏副产品。石膏主要用于制造水泥,还用作纸张、油漆填充剂,豆腐凝固剂等。

石膏

为一种含水硫酸钙的矿石。全国各省均有分布。辛、甘,大寒。归肺、胃经。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之效。主治下列病证:
❶壮热烦渴。常与知母相须为用。
❷肺热咳喘。多与麻黄、杏仁同用。
❸胃火牙痛。常与升麻、黄连相须为用。
❹疮疡不敛。本品对疮疡溃后,久不收口,以及湿疮湿疹,水火烫伤等有生肌收口之效,多配升丹外用。清热泻火宜生用,敛疮生肌宜煅用。入汤剂宜打碎先煎。脾胃虚寒者忌用。

石膏gypsum

硫酸钙的俗称。矿物质补充料之一。石膏来源于天然物的和化学工业副产品,灰色或白色结晶粉末。含钙20% ~23%,硫17.1%,在家畜日粮中石膏以补充钙为主,也可补充一些硫元素,有利于畜禽的毛、羽生长。

石膏Gypsum

无色或白色硫酸盐矿物,重要矿产之一。主要用于制造水泥、橡胶、纸、熟石膏及粉笔。有生石膏、土石膏、雪花石膏和透明石膏等多种。加拿大石膏产量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主要产地是新斯科舍省,现在,纽芬兰、安大略、不列颠哥伦比亚、马尼托巴等省也发展了石膏开采业。随着建筑工业对石膏的需求增加,石膏工业70年代初期得到迅速发展。1987年产量达881万吨。石膏制品主要产于大西洋沿岸各省,多用于出口。

石膏

已发现石膏矿床(点)15处,探明储量的有9处,其中大中型矿床6处,保有储量108572万吨,居全国第8位,华东第2位。主要分布于淮北、濉溪、定远、含山、无为、庐江、马鞍山、贵池等地,其次是萧县、桐城、当涂、繁昌、青阳等地。
安徽石膏矿的成因有沉积型、沉积—热液改造型和火山气成热液型。沉积型石膏矿床有定远、无为汤沟、贵池东湖等地石膏矿床,矿体赋存于下第三系和三迭系地层中,呈层状、透镜状。矿石为纤维状石膏,泥质石膏和硬石膏。火山气成热液型石膏有马鞍山市向山、庐江罗河、大包庄等矿床,矿石类型为硬石膏。淮北王场和濉溪邹楼石膏矿为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矿石为石膏、硬石膏。安徽纤维石膏较少,仅占总量的2.90%,而硬石膏资源丰富。石膏矿仅定远一处开发利用,设计能力为10万吨/年。1991年的生产石膏10.38万吨,不能满足需求。

石膏

分布非常广泛,已知矿点120多处。主要成矿带有塔里木西南拗陷和库车盆地第三系石膏成矿带,南天山石炭—泥盆系石膏成矿带。主要为沉积型和后生裂隙充填型两种,沉积型又分为海相沉积和陆相沉积两种类型。较为典型的有阿克陶县阿尔塔什—坦木萨依石膏矿。该矿储量在百亿吨以上,为特大型矿床,适于露天开采。

石膏

成分Ca[SO4]·2H2O。单斜晶系。一般为白色,常因混入杂质而染成灰、黄、褐等色。玻璃光泽,透石膏{010}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纤维石膏呈丝绢光泽。硬度2。密度2.3g/cm3。用于农业和水泥建筑、模型、陶瓷、造纸、油漆等工业以及医疗等方面。亦可作药用。

石膏

无机化合物,白色、粉红色、淡黄色或灰色。可用于建筑、医药等。也称“生石膏”。流域内储量59.1亿吨,占全国总量的55.6%。分布于山东省泰安,山西省灵石、太原,河南省三门峡,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甘肃省中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和青海省西宁等地。以大、中型为主。为沉积矿床。含矿层为中奥陶统、下石炭统和第三系等地层,矿层厚4米~70米不等。矿石含石膏为69%~92%,为Ⅰ级、Ⅱ级品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