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礼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礼部

官署名。南北朝时期的北周始置。隋始为六部之一。此后历代沿置。至清代末废。掌礼仪、祭祀、选举等事务。《旧唐书·职官志二》: “礼部: 尚书1员,(正三品); 侍郎1员,(正四品下)。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其属有四: 一曰礼部,二曰祠部,三曰膳部,四曰主客。总其职务,而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于所属,皆质正焉。凡举试之制,每岁仲冬,率与计偕。其科有六: 一曰秀才,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凡此立科,求人之本,必取精究理实……凡五礼之仪152: 一曰吉礼,其仪55; 二曰宾礼,其仪有六; 三曰军礼,其仪23; 四曰嘉礼,其仪50; 五曰凶礼,其仪18……凡祭祀之名有四: 一曰祀天神,二曰祭地祗,三曰享人鬼,四曰释奠于先圣先师。……凡四蕃之国……其朝贡之仪,享宴之数,高下之等,往来之命,皆载于鸿胪之职焉。”

礼部

官署名。始于北周。隋唐为六部之一,长官为礼部尚书,掌礼仪、祭祀、贡举等。历代沿置,清末始废,改设典礼院。

礼部

官署名。北魏始置,然其制不详。西魏置,初为尚书省十二部之一,后改隶春官府。北周沿置,属春官府。隋始为中央六部之一,其后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其副为礼部侍郎。隋代掌礼乐、学校、宗教、民族及外交事务。自唐开元二十四年(736)以后,始兼掌科举考试事,历代相沿不变,遂成为掌管学校、科举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有关学校、科举事,历代职掌大同小异。以清代为例,凡有关学校教育的方针、政策,科举考试的所有条规,均由礼部组织拟定,进呈钦定,候旨颁发;各省有关学校教育、科举考试的一应事宜,均须向礼部汇报,再由礼部转呈皇帝,或提出建议,以供上裁,或遵旨议复,以形成条例;乡试、会试、殿试之预选考官及预定考取名额等事,均由礼部奏办。礼部长官要对上述事务负全责。

礼部

官署名。渤海建置。六部之一。仿照唐朝刑部而设。主管王国律令刑法、狱吏监牢、案件审理诸务,是渤海最高的司法机构。长官曰卿,相当唐之刑部尚书; 副职称少卿,相当唐之刑部侍郎。下设礼部(正司)、计部 (支司)二司,各有郎中、员外,为本司正、副官长。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