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种内关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种内关系zhongneiguanxi

同种生物的个体或类群之间的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鸟类的孵卵育雏行为,鱼类中的守卵护幼习性都是种内互助的例子。比目鱼在越冬场所集结成大群,互相挤在一起,以提高群体的温度,蛙和蛇在冬眠时也有这种集群现象。性寄生也是种内互助的一种形式,角鮟鱇生活于海洋深处,雄性的个体很小,寄生于雌性个体的头部或体侧,从雌鱼血液中吸取养分,这种互助形式对其生殖有利,因为在漆黑的深海区寻找异性是很困难的。蜂群和蚁群中都只有一个个体具有生殖能力,其他个体都是它的后代,它们分担觅食、保卫、育幼和造巢等任务,这种分工对种群的繁荣十分有利。种内斗争就是种内个体之间的竞争,如某水体中除食肉性的鲈鱼以外,再无其他鱼类,成年鲈鱼只好吃本种的幼鱼。苹果蠹蛾的幼虫在相遇时必然会互相残杀,所以在同一个苹果中只能有一个这种幼虫。领域性是种内斗争的常见形式。在繁殖期,许多鸟类都有占据一定范围的行为,它们不允许同种的其他个体入侵,以保证在育雏时有良好的营巢地点和充足的食物资源。在竞争中,只有那些强健有力的雄鸟才能占到地盘,获得繁殖后代的机会,而弱者则由于失败而失去繁殖后代的机会,甚至被淘汰。这种斗争显然对体弱的个体不利,但对限制种群数量,防止资源过度消耗和提高种群体质却是有利的。另外,当种群密度过大,超过一定环境的容纳量时,常会有一部分个体迁出原有的居住地,旅鼠的集体迁移便是一例。总之,种内斗争常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加剧,它可防止种群数量的过度增长,斗争结果往往有利于种群的生存和繁荣。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0: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