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第二次国共合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第二次国共合作Dierci guo gong hezuo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合作关系。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改变了中国国内的阶级关系,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呼吁全国各阶层、各党派、各军队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举行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正式确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下得到和平解决,迫使国民党政府停止了内战。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送交国民党政府。9月22日和23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我党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和两党合作的谈话,宣告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扩大抗日人民武装和抗日游击队。在统一战线中各阶级的相互关系上,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执行了“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对反共顽固派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三次反共高潮,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二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击日本侵略而建立的第二次合作。1935年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于7月15日将《国共合作宣言》送交中国国民党。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播发《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采取“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的方针,执行了 “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 的政策,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虽然,中国国民党三次发动反共高潮,企图吞并、消灭革命力量,但从总体看,国共两党维持了合作关系,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保证。 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年2月10日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三中全会,提出团结抗日的五项要求和四项保证。6月上旬周恩来在庐山与蒋介石谈判。7月13日(或14日),周恩来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交蒋介石。17日周恩来再次上庐山与蒋介石谈判。8月4日周恩来到南京继续与国民党谈判。9月中旬谈判达成协议。9月22日国民党通过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23日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团结御侮的必要和共产党的合法地位。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第二次国共合作破裂。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