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经幢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经幢即佛教镌刻经文的石柱。一般建于寺院内及其附近。形制为以须弥座与仰莲形石刻托盘承托幢身,幢身部分刻有经文或寺院兴建和修葺的经过,顶部则饰以塔顶的造型。据宗教史记载,经幢伴随佛教密宗传入中国而出现,唐中叶以后,佛教的净土宗也开始兴建经幢,数量渐次增多。北宋时期,兴建经幢达到高潮。按佛教规则,奉弥勒佛为主的,仅在殿前建一个经幢,而奉阿弥托佛或药师佛者,则可以两个或四个经幢分立于殿之左右。国内现存的经幢很多,以河北赵县陀罗尼经幢为最大。该幢建于宋景祐五年(1038年),全高十五米,幢身分为三段:下段包括宝山造型、刻经文的八角幢柱和有缨络垂帐的宝盖。中段包括有狮首像和仰莲须弥座、刻经文的八角幢柱和垂阙宝盖。上段由两层仰莲、刻经文的八角幢柱和刻释迦牟尼游四门故事的城阙。最上部为宝顶段,设有带屋顶的佛龛、蟠龙、八角短柱、仰莲、覆钵和宝珠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