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耋中国传统对70~80岁年龄的代称。见于《诗·秦风·车邻》:“今者不乐,逝者其耋。”我国古代研究《诗经》的一部重要文献一《毛诗诂训传》中注解为:“耋,老也;八十曰耋。”后代的训诂书多引用了这一说法。东汉时期,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字形和考究字原的字书《说文解字》中有:“耋,年八十曰耋。”另一部以同音、近音字解释字义,推究事物命名由来的训诂书《释名》中进一步解释说:“八十曰耋。耋,铁也,皮肤变黑色如铁也。”但也有人认为“耋”是对70或60岁的称谓。东汉大经学家马融、服虔分别为《尔雅》、《左传》所作的注释,以及西晋大将、学者杜预所作《左传》的注解中,均以“耋”为70岁。战国及汉初时,王公贵官都有自己亲近的属官,称作舍人,负责起草文件等,要以有文学资望的充任。有舍人主张60岁称“耋”。东汉今文经学家何休批注《公羊》时继承了这一观点。所以“耋”自古无统一的解释,现代多倾向于用作70~80岁的尊称,并可引申为年老、长寿之意。例如,“耋老”是对年老或老年人的敬称;“耋民”、“耋寿”称谓年老德重之人。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