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脱疸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脱疸中医病名。又名 “脱痈”、“脱骨疽”、“脱骨疔”。主症为脚趾溃烂,甚至脱落,故名。多由邪火邪毒蕴于脏腑,消烁阴液,或因外感寒湿邪毒,营卫不调,气血凝滞而成。脱疽发病缓慢,初起患趾色白、发凉、麻木、疼痛,日久脚趾如煮熟红枣,转暗变黑,腐烂筋骨,并向周围或深部蔓延,传至邻近的脚趾和脚面。病变局部有烧灼样剧痛,为间歇性发作,或在行走时或在夜间突然发生。本病病程长,治愈困难,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相当于西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以解毒定痛,活血化瘀为主。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