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自尊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自尊心zizunxin

自尊是自我尊重,并且希望被人尊重的一种心理状态。人们都应有自尊心,学校应有意培养学生健康的自尊心。人若失去自尊心,就会产生自暴自弃,得过且过,不求上进,知难而退。自尊心过强的人,难以搞好人际关系。只有正确估价自己,客观认识他人,才能自尊,尊重别人,又获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在教育实践中,要因人而异,恰当地培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自尊心Zizunxin

自己尊重自己,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保持自己的人格和尊严的一种心理状态。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着人们的行动。在自尊心变成某个人性格的固定特点的那些场合中,它就具有道德品质的作用。自尊心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或说品质),这是因为,自尊心能够帮助人克服各种困难和本身的弱点,而且还能够促使人去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在人们的行动中常常起着一种积极的作用。但是,当自尊心不能以无产阶级人生观和共产主义道德为指导时,也会起消极作用。如果自尊心从对自己严格要求的态度变为毫无理由的骄傲自大,变为妨碍一个人听取同志们的批评,妨碍一个人端正自己的品行的自我欺瞒,妨碍一个人冷静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和可能性,那么它就成了一种不良的品质。自尊心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自尊心。自尊心和羞耻心关系密切,它表现为个人对自身的不良行为进行谴责的一种道德情感,也表示个人由于自身所遭受的耻辱而引起愤怒的道德情感。自尊心同虚荣心有本质的差别。自尊心如果脱离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不懂得人生的真正价值,就变成了虚荣心。有虚荣心的人,不能从自己行为的社会作用方面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不能考虑一件事本身是善是恶,只考虑是否符合自己的身份,是否有损于个人的“荣誉”,表现为自吹自擂,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喜欢恭维等等。

自尊心

与自卑感相对。即尊重自己,不容他人歧视,侮辱,保持自己人格尊严的道德情感。这种情感表现在民族问题上就是民族自尊心。过份的自尊是狂妄自大。

自尊心

也称“自尊”、“自尊感”。指人们由肯定的自我评价引起的自爱、自重、自信及希望得到他人或社会尊重的道德情感,是人们的自尊需要与社会外在评价关系的反映。自尊心的产生根源于受社会生活条件影响而形成的人的个性。自尊心作为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一种自我意识,它促人努力进取、奋发向上,激励人们维护自身的尊严和人格,追求实现更高的社会期望。然而,对某些人而言,当个人的自尊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则容易产生一种谨小慎微、妄自菲薄的自卑心理,产生相反的效果。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9:3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