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薄胎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薄胎瓷

薄胎瓷,薄如蝉翼,轻如绸纱,是一种轻巧秀丽,薄如蛋壳的细白瓷。
薄胎瓷的制作要求极高,特别是修坯,将二、三毫米厚的粗坯修到蛋壳那么薄,在关键时刻、少一刀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功败。这样的泥坯还须经受摄氏1300多度的高温焙烧的考验,不裂碎,不变形,其珍贵和难得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人们称薄胎瓷为神奇珍品。

薄胎瓷

一种胎壁薄如蛋壳的白瓷,具有良好的透明度,隔胎可见到另一面的指纹,最薄者看起来好象无胎骨似的。制作薄胎瓷用精制无杂质的原料,拉坯成型后用锋利的铁刀旋薄,在胎体内施釉,待干燥后,旋胎体外部,至最薄的程度,再在外表旋釉,然后烧制。薄胎瓷的制作技艺难度比较大,胎壁由于太薄不适于使用,只作为陈设装饰用。现代有采用注浆成型制作薄胎瓷的,但容易出现模具的痕迹,远不及手工制品精巧。

薄胎瓷

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始于明代。以“薄若蛋壳,轻若游云” 为特点。制作工艺要求极高。“利坯”(将坯体刮薄)是其关键工序。将两三毫米厚的坯体装在“利篓”上,用刀具刮磨,至“薄若蛋壳”止。然后精修、定型、上釉,经高温烧成。瓷上绘有各式花纹图案,玲珑剔透,影影绰绰,别具风格。

薄胎瓷

胎体厚度在1 mm以内的瓷器,景德镇传统艺术名瓷之一。明永乐年间(1403~1424)景德镇制出薄胎瓷。薄胎瓷精坯厚度要小于1 mm,上釉前在750~800 ℃温度中素烧,上釉釉层厚度约0.1 mm,烧成温度为1280~1320℃。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