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藏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藏文藏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主要通行于中国西藏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的藏族聚居区。创制于公元7世纪前后,由30个辅音字母和4个元音符号组成。自左向右横行书写,部分复合声母采用字母上下叠写的方法表示。字体分为印刷体(有头字)和手写体(无头字)两大类。早期文献多属金石铭刻、木简、手卷一类,以《长庆会盟碑》和敦煌石窟卷子为代表。元代纂成的“甘珠尔”、“丹珠儿”两大佛学丛书则是藏文翻译的集大成之作。 119 藏文我国藏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藏文历史悠久,公元7世纪由松赞干布的大臣图弥三菩札仿梵文创制。藏文属辅音文字,有30个辅音字母,另外有4个表示元音的符号(元音[a]不用专门的符号表示)。藏文字体有楷书草书两种,由左至右横向书写。 藏文藏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7世纪时图弥三菩札参照梵文字体创制。 藏文藏族的文字。7世纪上半叶图弥三菩扎参照当时梵文创制。属拼音文字,由30个表示辅音的字母和4个表示元音的符号构成。书面语和现代口语有一些距离。自左向右横写。读音和各地方言有对应规律,各地都可拼读,故能成为藏民共同使用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上曾用藏文撰写和翻译过大量书籍,对藏族文化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四川省出版有藏文杂志、报刊,开办有藏语广播,西南民院、康定师专、阿坝师专有藏语文专业,甘孜州和阿坝州有藏文学校。藏文教学已进入中、小学。 藏文藏族使用的文字。属拼音文字类型。据藏文史籍记载,七世纪由*通密缴布喇参照梵文的一种字体创制。有三十个辅音字母, 四个元音符号。每四个辅音为一组,排成七组半,其中前五组按发音部位排列, 后两组半则不按发音部位排列。元音符号i、e、o写在字母上面, u写在字母下面,元音a不用符号表示。音节与音节之间用一小点隔开。每个音节必须包含一个基字, 基字可带前置字母、上置字母、下置字母和后置、再后置字母。一部分复合声母即用这种字母上下迭写的方法表示。书写形式分有头字和无头字两类,有头字相当于正楷,无头字相当于行书: 另有一种为无头字衍化而成的草书。行款从左向右横书。书题和篇章的开头有专门的起始符号。句子末尾画一条竖道为句号, 章节末尾画两条竖道为章节结束号, 全篇文章和大段落末尾画四条竖道为文章结柬号。据藏文史籍记载, 藏文先后进行过三次厘定工作。历史上用藏文著录的文献典籍极其丰富, 对于藏族文化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解放后, 用藏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方面的书籍,并发行多种报刊。 (中国共产党万岁!)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