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袁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袁州唐代设置的一级行政区。宋代沿置。属洪州都督府。《旧唐书·地理志三》:“袁州:下。隋,宜春郡。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平萧铣,置袁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宜春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袁州。旧领县3 (宜春、萍乡、新喻),户4636,口25716。天宝,户27091,口144096。在京师东南3580里,至东都2161里。” 袁州古时名城,因袁山而得名。今为江西宜春市。汉元光六年(前129年)立宜春侯国,寻国除。隋开皇十一年于宜春县置袁州,大业初改为宜春郡。唐武德五年(622年) 复改为袁州。宋因之。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袁州路。明初改路为府,清因之。唐武德四年筑城,宋建炎年间革旧城筑新城。城周七里二十步,高三丈八尺,设有城门四座:东曰宜阳门,西曰萍实门,南曰大仰门,北曰袁山门。府治位于城之西,有宜春县附郭。有宜春侯祠、高直观、宜春台、东湖、钓台、星湖、龙山、康乐故城,罗汉松、袁山、耸翠峰、炮沙河等名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