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厢记诸宫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西厢记诸宫调即《董解元西厢记》。 西厢记诸宫调也叫《西厢弹词》、《弦索西厢》,通称《董西厢》。诸宫调作品。金董解元作。取材于唐元稹传奇小说《莺莺传》,但人物故事有很大发展和创造,突出了莺莺和张生、红娘与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并以张生和莺莺团圆结束。作品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张生、红娘等的典型形象,描写生动,文词优美,为元代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打下了基础。作品有白有曲,所用曲调介乎宋词和元曲之间,为北曲的早期形式。原刊本未见,现存者为明刊本,是现存诸宫调的惟一完整作品。 《西厢记诸宫调》金代诸宫调作品,又称《董解元西厢记》、《董氏西厢》,因说唱时用弦乐器琵琶和筝伴奏,所以也称《弦萦西厢》或 《西厢掐弹词》。董解元著。“解元”是金、元时对读书人的敬称,不是他的名字。其名号、籍贯及生平事迹等均不详。明汤显祖评本 《董西厢》说他名朗,多以为他是 “金章宗时人”,明朱权 《太和正音谱》说他 “仕于金,始制北曲”,此说待考。从《董西厢》卷首《引辞》和《断送引辞》所说 “平生情性好疏狂,疏狂的情性难拘束”,“醉时歌,狂时舞,醒时罢” 等几支自叙之曲推知,他是个风流倜傥、性情疏狂放浪、不为礼教所拘的人,是有较高的文化修养,熟悉唐代传奇、宋词及民间诸宫调,落魄江湖,与社会底层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分子。 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作品。又名《弦索西厢》或《西厢搊弹词》,通称《董西厢》。金董解元作。取材于唐元稹《莺莺传》,但主题与情节均已不同,以崔、张出走与最终团圆代替了张生抛弃莺莺的悲剧结局,纠正了原作认为莺莺是“尤物”和称许张生始乱终弃为“善补过”的封建观点。结构宏伟,情节变化曲折,善于叙述。有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影印本。又有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董解元西厢记》、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明嘉靖本董解元西厢记》。 《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 是金代诸宫调作品,又称 《董解元西厢记》,是现存诸宫调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完整作品,也是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作者董解元,籍贯生平不详。解元是当时对一般读书士子敬称,本名不传。《西厢记诸宫调》 以唐代元稹的传奇文 《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为蓝本,进行了再创作。运用了14种宫调,长、短套数191套和2支单曲,把不足3000字的原作、扩展为50000字左右的长篇作品。作品以崔莺莺和张生在封建礼法的压力下毅然出走,取得自主婚姻的胜利,代替了元稹 《莺莺传》 中张生抛弃莺莺的悲剧结局,提出了 “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 的主张,认为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揭露了包办婚姻的不得人心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斗争。第一次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赋予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使其社会意义高于一般的描写爱情与婚姻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在艺术上,作品的结构宏伟,情节曲折跌宕,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描写,都非常感人。在语言方面,既提炼民间的活泼生动的口语,又善于吸收古典诗词的精华,加工为清新流畅,质朴生动的典词,独具一格,富有生活气息。《西厢记诸宫调》 是元人王实甫杂剧 《西厢记》 的直接蓝本,但是,两者文学体裁不同,董解元在思想、艺术上的独到之处,仍不能为王实甫的杂剧所替代。 《西厢记诸宫调》诸宫调作品名。一名《索西厢》、《西厢弹词》,通称《董西厢》,金董解元作。董解元(? ~?),或云名朗,金章宗时人。他所作的《西厢记诸宫调》是现存宋金惟一完整的说唱文学作品,内容据唐传奇《莺莺传》所写崔莺莺与张生的恋爱故事,但在情节和主题上都有创新。它成功地塑造了崔张二人的形象,着力描写了他们为争取自由结合而同崔母进行的斗争,突出了红娘、法聪二人的作用,并以崔张团圆的结局代替了传奇中莺莺被弃的悲剧。作品情节波澜起伏,结构宏伟浩大,善于通过心理活动刻画人物,运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语言集诗词俚曲方言于一炉,形成丰富多彩的曲词。其弱点在于情节有些疏散,人物性格尚欠完整。 《西厢记诸宫调》《西厢记诸宫调》是金代诸宫调作品,又称《董解元西厢记》,是现存诸宫调作品中仅有的一部完整作品,也是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最高的作品。作者董解元,籍贯生平不详。解元是当时对一般读书士子敬称,本名不传。《西厢记诸宫调》以唐代元稹的传奇文《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为蓝本,进行了再创作。运用了14种宫调,长、短套数191套和2支单曲,把不足3000字的原作、扩展为50000字左右的长篇作品。作品以崔莺莺和张生在封建礼法的压力下毅然出走,取得自主婚姻的胜利,代替了元稹《莺莺传》中张生抛弃莺莺的悲剧结局,提出了“从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的主张,认为婚姻必须以爱情为基础,揭露了包办婚姻的不得人心和封建礼教的罪恶,歌颂了青年男女为争取婚姻自由而进行斗争。第一次在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中赋予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使其社会意义高于一般的描写爱情与婚姻作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在艺术上,作品的结构宏伟,情节曲折跌宕,有很多生动的细节描写,都非常感人。在语言方面,既提炼民间的活泼生动的口语,又善于吸收古典诗词的精华,加工为清新流畅,质朴生动的典词,独具一格,富有生活气息。《西厢记诸宫调》是元人王实甫杂剧《西厢记》的直接蓝本,但是,两者文学体裁不同,董解元在思想、艺术上的独到之处,仍不能为王实甫的杂剧所替代。 《西厢记诸宫调》即《董解元西厢记》,亦称《董西厢》。诸宫调作品。金代董解元所作。以唐人传奇《莺莺传》为基础改编创作而成。运用了14种宫调,长、短套数191套和2支单曲,把不足3000字的原作,扩展为50000字左右的长篇作品。内容突出了莺莺、张生、红娘和老夫人之间的矛盾,并赋予了反封建的主题思想,以莺莺和张生团圆作结。成为金代优秀的说唱文学。该书主要描述一对年轻恋人张生和崔莺莺反对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的故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