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论法的精神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论法的精神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著。1748年在日内瓦出版。全书共分六卷,三十一章。这部耗尽作者毕生精力而完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巨著,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成为当时最进步、影响最大的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著作。他认为,法就是理性,理性就是法的精神、民族精神。法与地理气候、人种人口、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而这些关系就是法的精神。探求这种精神,其目的就是试图找到一切法律和道德建立的基础。体现法的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理性法则,就是历史过程的规律。他着重探讨了风俗礼仪与道德的关系,论述了政治道德的内容。认为政治品德就是个人在与国家、他人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品德,即爱祖国、爱平等。这种品德既不是私德中的品德,也不是宗教上的天启道德,而是以公共利益为目的的公民品德。其核心内容是爱祖国和爱法律。他强调个人的牺牲精神,认为政治的品德就是“舍弃自己”,为国家、为公众“不断地牺牲自己”。他认为,道德精神的实质就是为整体利益作出自我牺牲。他用爱国主义原则代替信仰主认原则,用对祖国的爱代替对上帝的爱,强调对祖国的爱“可以矫正一切”。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这种爱。他还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同样的幸福和利益,应该享受同样的快乐和抱有同样的希望,私有制是人的最基本的自然权利。但在道德生活中应该提倡平等和俭朴。因为平等可以限制人们的野心,而俭朴则能节制人的占有欲。他还提出了他的自由平等观,认为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行事,而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应该做的依据,就是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个人的正当利益的法律;而平等的真精神“并不是每个人都当指挥或是都不受指挥,而是我们服从或指挥我们平等的人们”。孟德斯鸠以他特有的政治道德论,为18世纪法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并给后世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宗教蒙昧主义的斗争以可贵的启迪。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