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皇帝令的专称。始于秦,此后历代皆沿用。《资治通鉴·秦纪二》: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 ‘皇帝’,命为 ‘制’,令为 ‘诏’,自称曰‘朕’。” 胡三省注: “师古曰: ‘天子之言,一曰制书,二曰诏书。’ 如淳曰: ‘诏,告也。’ 自秦、汉以上,唯天子得称之。”

中国古代皇帝发布命令的一种形式,也是法律的一种形式,又称诏令,或诏书。《释名》:“诏,照也,昭也,人暗不见事宜则有所犯,以此照示之,使昭然知所由也。”秦始皇称皇帝后,正式将自己的命定为“制”,令定之为“诏”。《说文》“诏”段玉裁注曰:“秦造诏字,惟天子独称之。”从此,诏成为历代皇帝专用的一种文书形式。唐武则天因避讳(诏与曌同音),改诏书为制书。宋赐待制、大卿、大监、中大夫、观察使等五品以上官用诏书。清以国家大政事布告天下臣民称诏书。中国古代皇帝的诏令往往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皇帝可不经任何机关而直接向臣民发布命令,诏令既可以公布、认可法律,也可以变更、废止法律,故诏令本身也成为法律的一种形式。

科举考试内容之一。诏作为一种文体,特指皇帝颁发的命令文告。自北宋大观四年(1110)始,在科举考试中以制诏作为考试的一项内容。至明代,更明确规定,在文科考试的乡、会试中,要以诏作为命题内容之一。清承明制。至康熙二年(1663),曾一度停试诏。七年,又恢复旧制。此后,时设时废。由于诏题往往易于沿袭故套,不能考察考生的真正学问,故于乾隆二十一年(1756)后,乡、会试一律取消试诏。

即诏令。文体名。许慎《说文解字》:“诏,告也”。乃上告下之辞。刘勰《文心雕龙》以为:古者王言,若轩辕、唐虞同称为命。至三代始兼诏誓而称之,如周文王之《诏牧》、《诏太子发》。秦并天下,改命曰制,令曰诏,于是诏始兴焉。汉初,命定四品,其三曰诏,诏者,诏告百官,又若高祖之《求贤诏》、文帝之《除肉刑诏》,后世因之。诏之体,或用散文,以深纯温厚为本;或用四六,以用语浑全为尚。两汉诏令,有足称者。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