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语法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语法学yufaxue

研究语法的科学,即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语法学又可分为词法学和句法学,前者是研究词的构造及其变化规则的学科,后者是研究组词成句的规则的学科。根据其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法学有历史语法学、比较语法学和描写语法学几种。历史语法学着重研究某一种语言语法结构的发展演变;比较语法学着重研究亲属语言语法结构之间的异同关系;描写语法学着重研究某一语言在发展中一定时期的语法结构的状况。
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在“五四”运动前并不很发达,1898年出版的《马氏文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文言语法著作。在此之前,语法研究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学科,古人关于语法问题的论述散见于训诂著作(包括解释词义的专著和随文而释的注释书)中和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中,如对虚词的诠释、对词类活用现象的揭示、对文句中词序的解说等等。虽然也有几部专门解释虚词的专著,如元卢以纬的《语助》、清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等,但多是从训诂的角度出发,把逐字为训和随文而释结合在一起,而不是专门就语法问题进行归纳和条理。《马氏文通》的体系是模仿印欧语法建立的,但也同时注意到了汉语的特点,因此,在汉语研究上,它有着重要的开创之功,给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以深刻的影响。这以后陆续产生的几部语法著作,基本上是以它为范本,或多或少地加以修补而成的,如章士钊的《中等国文典》等。“五四”运动之后,汉语语法研究逐渐兴起,《马氏文通》已不能满足研究者们的需要,各种对《马氏文通》进行不同程度改革的语法著作相继问世,如刘复的《中国文法通论》、金兆梓的《国文法之研究》、陈承泽的《国文法草创》等。其中,《国文法草创》一书提出了词义的本用活用问题,影响尤大。这之后的《词诠》、《高等国文法》等书(杨树达著)在语法学发展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黎锦熙的《新著国语文法》是一部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的语法著作,书中首创“句本位”的语法体系,采取了以主语述语为中心的句子分析法,对语法学界,尤其是对大中学校的语法教学影响颇大。40年代初,一些语法学者借鉴国外语言学理论,又结合汉语实际,撰写了一批专著。这些著作侧重点不同:或拿文言文与白话文对照,着力于描写汉语语法现象;或强调汉语自身的特点,着力于句法的研究等等。这些对后来的语法研究都起到引导和启发作用。1949年以后,语法研究在规模、成果和培养人材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性的成果。建国初期,学术界掀起了学习语法的高潮,并开始了语法知识的普及。当时不仅在大学中学都加上了语法教学的内容,而且还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多次专题讨论。对于借鉴和吸收国外语法学新理论等问题,也逐渐给予了应有的重视,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语法学Yufaxue

语言学的一个分科,是研究语言结构规律的科学。汉语语法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虽然,从汉朝时起,历代学者就在进行文字学、训诂学研究的同时,对虚词、实词、句读(逗)、句法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第一部语法专著《马氏文通》问世到现在,只有90多年的历史。这其间,语法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艰辛的研究工作,获得了很大的非常可喜的成果。但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一种为大家所公认的适合于汉语特点的语法体系。现在的汉语语法,从方法到体系,主要来源于西方的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习惯语法。1984年所产生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就是借鉴这三种语法,特别是结构主义语法而写成的。就目前而言,可算是一个为大家所接受的、比较好的语法体系。语法学与逻辑学、修辞学有着密切的联系。逻辑学是研究人的思维规律的科学。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一定的思维内容;人的思维只有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才得以表达出来。语法与逻辑是互相依存的。语言不合语法,自然不合逻辑;同样,不合逻辑,必然不能正确地表达思想。修辞学是研究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使用语言,不仅要合乎逻辑,合乎语法,而且还要讲求表达效果,力求有艺术性、有感染力。反过来,语法又是修辞的基础,语言如果不符合语法,就没有修辞可言。总之,对语言来说,逻辑是管“对不对”的,语法是管“通不通”的,修辞是管“好不好”的。

语法学


语法学

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以语言的结构规律为研究对象。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语法学可分为:1.研究某一语言语法构造发展演变的历史语法学;2.研究亲属语言语法结构之间关系的比较语法学;3.研究某一语言在某一历史时期语法构造的描写语法学。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语法学又有传统语法、结构主义语法和转换生成语法之分。

语法学

研究语言的语法结构规律的科学。由于研究的目的、方法不同,形成了3种不同语法学,即传统语法学、结构主义语法学、转换语法学。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大部分。我国语法界长期以来比较熟悉传统语法学。

语法学

书名。刘诚、王大年编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10月出版。为周秉钧主编《古汉语学习丛书》之一种。本书采用传统的教学语法系统,对古汉语语法知识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并有所更新。第一,推广了语法学的研究范围。过去的语法学只讲到句子为止,本书顺应当前语法学发展的趋势,推广到句子以上的句组 (句群),并且推广到语言风格学中语法特色这样的边缘领域。第二,扩大了结构和成分的概念。凡较小语言片段构成较大语言片段的方式都叫 “结构”,统称“语法结构”,分为“词结构”、“词组结构”、“句子结构”、“句组结构”等。从合成词到词组到句子都有八个成分,统称“语法结构成分”。第三,改进了句法分析的方法。将中心词分析法同直接成分分析法融合起来,既重视格局,也注意层次。第四,调整了词组划分的矛盾。本书第一次按功能标准划分为名词词组、动词词组、形容词词组、介词词组等,第二次按结构标准划分为述宾词组、述补词组、定中词组、状中词组、联合词组、主谓词组 (作句子成分时,特称“单句形式”) 等。第五,突出了古汉语语法特点。为古汉语语法的独特规律专设章节,如虚词的特殊用法、固定句式和变异句式等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