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调yudiao指句子的声音高低快慢、抑扬顿挫的变化,是表达语气的重要手段。如“今天发工资?”是升调,表达疑问语气。如果说成“今天发工资。”是平调,只表示一般的陈述语气。语调主要包括停顿、重音、升降。 停顿指句子或词语之间声音上的顿挫。停顿一方面是生理上的需要,人不能一口气把所有的词语连在一起说出来,中间必须换气。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时为了突出某件事物,就有意识地停顿一下。如“这个人||坏透了!”在“这个人”之后停顿,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书面语一般用标点符号来表示应有的停顿。但在实际运用中,对停顿的处理要复杂细致得多,与人的主观思想态度有密切关系。 重音指句子或词语中气流相对较强的音。在没有声调的语言中,一个词的重读音节具有区分词义的作用。如英语中的instinct[ ](本能)和instinct[ ](活跃的)。重音可以分为词重音和语句重音。 词重音指多音节词里重读的音节。汉语的词重音没有区分词义的作用。但汉语的词重音有一定的格式,只有读准,才能让人感到自然。汉语普通话的双音词的格式一般是:重轻,如:石头、椅子、妈妈、试试;中重,如:美好、墨水、首都、文化。 语句重音是指句子中重读的词语,可分为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指有的语法成分要读得相对重一些,如汉语普通话的谓语的主要动词要重读。如“她去上海了。”逻辑重音指着重强调某个词语而重读的音。如:“我看见他走了。”重读的词语不同,所强调的对象也不一样。“我”重读时,强调的是“我”,不是“别人”。“看见”重读,是为了强调事实的真实性,不是“听说”,也不是“推测”。 升降是指整个句子语音变化的趋势。就全句来看,主要分为三种:平调、升调和降调。平调是全句前后的调子基本平稳,没有起伏感,常表达冷漠、严肃或一般陈述等语气。如:“无所谓,他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即表示一种冷淡的态度。升调指句子的调子由平升高,常表示疑问、惊奇等语气。如:“小张病了?”即表示惊奇。降调,指句子由平到降,常表示肯定、请求等语气。如:“妈妈,你别说了。”即表示请求。句调的升降变化在运用中是综合复杂的,与字调结合起来,就更加灵活多样。 语调yudiao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语调包括停顿,语音的轻重、长短,句调的升降变化等几项内容。狭义的语调又叫句调,指整句话的音高变化。句调主要是区别整个句子的意义,即表达句子的种种语气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等。句调与字调(每个字音的音高变化,即声调)的关系犹如大浪与小浪。句调的升降有时会影响声调,使字调的调值(高低升降)发生变化。句调可分为平直调、昂上调、弯曲调和降抑调四种。 语调Yudiao贯穿在全句中的声音的抑扬顿挫。语调和声音的高低、强弱、快慢、长短都有关系。语调有升调、降调和曲折调。疑问句多用升调,陈述句多用降调。 语调话语的旋律模式,主要为声音的高低变化和快慢轻重。能传达句子的意义和感情色彩的差别。例如“时间到了”,用降调是陈述句,用升调是疑问句;可因某项任务未及完成而沮丧地说出,也可因期待而说得兴高采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