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儒家气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儒家气功分类:【传统文化】 源于儒家。以孔子(公元前551年―479年)为宗;以八卦、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主张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养浩养之气,中和平衡以稳定全身,强调机体与自然协调,提倡中庸之道,讲究“静坐修身”、“存心养性”。儒家哲学观念以及儒士斯文风雅的习惯,决定了儒家气功“正心静坐”的静功特点。以“静后而能安”作为练功的目的。练功要求:“正位居体,思不出位,立不易方……”宋代程颢、程颐和朱熹是“静坐”练功的代表人物。有“君子半书,半日静坐”之说,与道家“清静无为”之道相反,他们追求的是有为之道。儒家奉行中和之道,协调平衡之理,以此作为天地万物变化的发展规律还是合理的。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