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邓小平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邓小平1904~

原名希贤。四川广安县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赴莫斯科学习。回国后先后参加领导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1934年参加长征,在长征途中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我军主要将领指挥了多次战役,为各次战役取得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总书记等职。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错误批判和斗争,直到1977年恢复了职务,8月被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全国政协主席等职。自1981年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他领导全党制定和实施新的历史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从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他的主要著作有《邓小平文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等。邓小平虽已年过八旬,仍能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继续为党为人民的事业而奋斗,其奥秘在于他始终保持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年坚持体育锻炼,做到为革命而健身。邓小平爱好多种体育活动,如散步、游泳、爬山、球类、桥牌等,而且几十年如一日,不管政治风云如何变化,都坚持不懈。在中南海一个小院居住时,每天清晨总要绕着两棵老槐树转,每次一定要走完几十圈,并且每圈都有一定的步数,像在认真做着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年近80岁时还坚持游泳、登山,这些都是他年轻时的运动项目。在79岁时的一个盛夏,在北戴河竟连续游了90多分钟,游程1000多米。如今虽已年近90,体格依然强健。邓小平对桥牌、台球同样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且水平较高,认为打桥牌是锻炼脑筋、增强思维能力的一项活动。此外,还热爱体力劳动,喜欢自己料理生活,操持家务,扫地、洗衣、做饭什么都干。还亲自动手在院子里种菜。至今,虽年事已高,仍然常常设法坚持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几乎每年都和群众一起参加绿化祖国的植树劳动。

邓小平1904—

中国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四川广安人。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旅欧支部负责人之一。1925年赴苏联学习。1929年底和1930年初,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1934年参加长征,同年底接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曾列席遵义会议。1937年起担任八路军总政治部主任,后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解放战争时期曾任第二野战军政委,并任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总前委书记。随后率部进军大西南。建国后,长期担任党、政、军要职。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错误的批判和斗争,被解除一切领导职务。1973年恢复了副总理职务。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1976年4月又一次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年7月,再次复出。高举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旗帜。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在他主持和领导下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次全会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7年在党的十三大提出退休,被同意只留任党和国家军委主席职务。1989年9月提出辞去军委主席职务的请求,不久为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批准。1992年初视察深圳等地,发表了重要的南巡讲话。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主要著作收入《邓小平文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伦理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道德和利益的关系方面,提出“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邓小平文选》)。认为共同的经济利益决定了共同的理想和道德标准,社会主义条件下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在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的同时,必须要注意个人利益、局部利益和暂时利益的存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总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二,在道德的社会功能方面,肯定道德觉悟对社会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论证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提倡共产主义道德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认为搞社会主义建设更需要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同上书)。提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这种精神文明,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强调在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更需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思想和道德,否则就会在精神上解除武装。第三,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要通过对各部门、各行业和各方面实行全面整顿,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注重道德教育中的榜样作用,提出:“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同上书)。认为社会风气的好转,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有一个过程,主张“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提出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差异,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尽可能使每个人按不同的条件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总目标前进”(同上书)。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四有”标准。

邓小平1904~1997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原名先圣,学名希贤,广安县人。1919年夏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积极参加 “五四” 反帝爱国运动。1920年8月27日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由法国转入苏联学习。次年底回国,任中山军事政治学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调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6月调广西开展工作,同张云逸等先后发动广西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和左、右江革命根据地。1931年起历任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副主任。1934年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次年1月参加遵义会议。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一二九师政治委员。1945年在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委。1948年5月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中原军区政委。11月任淮海战役总前委书记。1949年4月参与指挥渡江战役,解放南京、上海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接着,与刘伯承率部解放大西南,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委。1954年后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1955年在党的七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文化大革命” 中受到打击,撤销一切职务。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同年在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后又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1975年在中共十届二中全会上补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1976年4月再次遭 “四人帮” 陷害,被撤销一切职务。1977年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1981年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在中共十二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中顾委常委、中顾委主任。1983年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1987年在中共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军委主席。在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领导全党制定和实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出改革开放,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著有《邓小平文选》第一、二、三卷。

邓小平

邓小平 (1904—1997),四川广安人。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2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参与中共旅欧支部的领导工作。1926年赴苏联学习,先入东方大学,不久转入中山大学,同年底回国。1927年2月,在西安创办了中山政治学校,任政治部主任、教育长。1927年底到1929年夏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同张云逸一起于1929年12月领导广西百色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任政治委员、前委书记。翌年2月,他又与李明瑞、俞作豫等领导在共产党影响下的广西警备第五大队于左江龙州举行起义,创立了红军第八军和右江、左江革命根据地,兼红军政委,红七军、红八军总政委。在创建党领导的革命武装和开辟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1年2月任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1933年任军委秘书长,《红星报》 主编,中共江西会昌、寻乌、安远三县中心县委书记。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反对王明的 “左”倾冒险主义,1933年被撤职。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年底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以 《红星报》 主编身份列席会议。红军到达陕北后,任一军团政治部主任。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同刘伯承师长一起,指挥一二九师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了晋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他先后担任了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晋冀鲁豫野战军政治委员等职务,并主持八路军总部的工作。1943年10月,任中共北方局书记。在中央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45年8月,任晋冀豫中央局书记,军区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 (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 政治委员。和刘伯承一起率军挺进大别山地区开辟了新的革命根据地,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向国民党军队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接着,又担任总前委书记,同刘伯承、陈毅等指挥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和华东各省。后向西南进军,直到1951年实现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西南军区政委和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1952年任政务院副总理。1954年后,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秘书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增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在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1966年受到错误批判。1973年后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解放军总参谋长。1975年周恩来病重后,主持党和政府的日常工作,着手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整顿,并同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76年被错误的撤销职务。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后,推倒了强加在他身上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决定恢复他党内外一切职务。同年8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并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78年当选为第五届全国政协主席。同年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被全会确定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全会并根据他的建议,决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上来,实行改革和开放政策。从此以后,他成为党和国家的主要决策人。1979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1989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在他主持和指导下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总结了建国以来32年党的基本经验,实事求是地评价了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科学地阐明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着重阐述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论点。同年,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1981年起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1988年连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被推举为“宋庆龄基金会” 名誉主席。1984年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构想,作为中国政府解决香港、澳门回归中国的问题的设想,并在以后将这一设想付诸实践,最终于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主权。长期以来,他坚持全党全国把工作重点放到经济建设上,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他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的犯罪活动,整顿党的组织和作风等四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 为贯彻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打开外交新局面,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作了不懈努力。自1974年来,他先后出访了法国、朝鲜、日本、美国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加强了我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友谊,增进了我国同外国的经济、技术、科学交流和合作。1992年,他南巡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为我国改革开放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指导思想,大大加快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他从1982年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开始到1992年宣布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止,一直是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核心。他领导中国人民走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使我国经济实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1997年2月1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他的主要著作收入 《邓小平文选》 和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邓小平

中国领导人。1904年8月22日生。1920年9月,赴法勤工俭学。1922年夏,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往苏联学习。1926年底回国。1927年3月,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任政治处处长。1927年12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29年7月,赴广西领导百色、龙州起义,任红七军、红八军总政治委员兼前敌委员会书记。1931年4月进入中央根据地,先后任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部长、红军总政治部秘书、《红星报》主编。1934年10月,参加长征,年底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35年10月,到达陕北。1937年8月,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1938年1月,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政治委员。1934年10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中央委员。8月,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晋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1948年5月,任中共中原局第一书记和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11月,任淮海战役前线总前委书记。1949年3月,任中共中央华东局第一书记。11月,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12月,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1950年2月,任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7月,任政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财政部部长。1954年4月,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54年任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4月,在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956年9月,中共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书记处总书记。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3年3月,恢复国务院副总理职务。1975年1月,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1976年4月受诬陷,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党政军领导职务。8月,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主席。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决策人。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军委主席。1982年9月,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军委主席,中央顾问委员会第1次会议上被选为主任。1989年11月,辞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职务,从领导岗位完全退下来。1997年2月19日21时零8分病逝。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