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

周恩来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的 《政府工作报告》 中提出: “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是 “社会主义现代化” 的最早正式提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必须把全党工作的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党的十二大确定的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就是逐步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和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十三大提出: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些决策决定都是在邓小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
现代化首先是一个生产力的概念。从生产力的方面说,现代化的基本含义是一国生产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它既包括生产工具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劳动者素质现代化; 又包括人均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居世界前列。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来说,现代化有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社会是现代的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南巡谈话中,他又指出,这样的社会 “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 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要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就是经济上的四个现代化,政治生活民主化、法制化,精神生活的文明化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最早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 理论,并从思想、精神领域提出了现代化思想,是对这一理论的巨大贡献。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