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铜车马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铜车马秦。通长328.4厘米,高104.2厘米,轮距99.8厘米。1980年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陪葬坑出土。陕西省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藏。此车为单辕双轮,一衡二轭,四马驾驭。舆呈“凸”字形,上有车盖,四周有彩绘栏板,分前后室。前室是驾御处,身穿交襟长袍,腰间束带,左侧佩剑的御者跪坐其间。后室四面围有高轖,顶部隆起椭圆形车盖。盖上原饰织物顶罩。轖前面及两侧设有可推拉的镂空菱花纹窗板,谓之“推户”。轖后有单扇门扉,可启闭。室内篷顶彩绘朵云纹,前设轼,地有茵,显然是乘坐之舆,古称“安车”。四匹骏马,排列整齐,中间两匹颈上驾轭,是为服马,两侧为骖马。马体健壮,腰细膀阔,肌肉隆起,仰首竖耳,是经过训练的优良骏马。车舆及马饰错金嵌银,镂花彩绘。整个铜车马造型规整,图案装饰华丽,显示了当时工匠们高超的艺术造诣。从出土位置和形制结构来看,显然是秦始皇的随葬品。秦陵的修建,从秦王政即位(公元前247年)就开始了,但大规模的修筑工程是在统一六国后的十年(前221—前210年)间进行的。铜车马的制作年代,理应属于此一时期。我国过去发现的古代单辕车,大都是木制的,出土时都已朽毁,仅余残迹和铜质构件,因而研究单辕车的形制结构和马的系驾方法,一直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件铜车马和铜御官俑,依比例虽然只相当于真车、真马和真人的1/2大小,但由于铜车马处处仿照真车马制作,细微末节亦酷似真车马,同时结构完整,鞁挽具齐全,这就为研究秦始皇时期的宫廷舆服制度和单辕车的系驾方法提供了较为确切的实物例证。铜车马的铸造组装充分体现了秦始皇时代冶金铸造业较高的工艺水平,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冶金铸造史的宝贵资料。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