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尔巴尼亚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阿尔巴尼亚Albania

南欧国家。位于巴尔干半岛西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隔海与意大利相望。陆疆与南斯拉夫、希腊为邻。面积28748平方公里。人口310万(1988年),97%是阿尔巴尼亚人。首都地拉那。全国3/4地区是山地和丘陵,山间多河谷盆地,沿海为平原。地中海式气候,东部山区夏凉多雨。河流短小湍急,富水力。矿藏有铬、铜、镍、沥青、煤、石油等。山区畜牧业较发达。交通以公路为主。都拉斯、发罗拉为重要海港。

阿尔巴尼亚

全称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部。陆邻南斯拉夫和希腊,濒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人口290万 (1984年),97%是阿尔巴尼亚人,其余为希腊人和南斯拉夫人等。通用阿尔巴尼亚语。首都地拉那。公元4世纪末曾是东罗马帝国的一部分。15世纪中叶以后,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912年11月28日宣告独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被意大利和德国侵占。1944年获得解放。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属地中海式气候,一月平均气温低于0℃,七月在20℃以上。全国四分之三地区是山地和丘陵,沿海多平原、低地。主要河流有德林河、塞曼河等,富水力资源。森林约占领土的三分之一。矿藏有铬、铜、镍、铁、煤、石油等。工业以采矿、钢铁、石油、电力、食品、建筑材料、纺织为主。农作物以玉米、小麦、烟草、棉花为主,滨海地区盛产橄榄和柑橘等水果。山区牛、羊等畜牧业发达。国内交通以公路为主。重要海港有都拉斯、发罗拉,输出铬、镍铁矿石、石油、铜、沥青、烟草、水果等; 输入以机器设备、交通工具、日用消费品为主。

阿尔巴尼亚

欧洲南部国家。全称阿尔巴尼亚共和国。1946年1月11日成立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1976年改称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91年改用现国名。国土面积28748km2。人口340万(1998)。首都地拉那。1949年11月23日与中国建交。境内东高西低。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有近30%的领土海拔在1000m以上。海岸线长472km。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多年平均气温最冷月(1月)3~10℃,最热月(7月)25~26℃。年平均降水量1400mm。属欧洲经济上最不发达国家。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4567亿列克(阿货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76美元。1998年汇率:1美元=139.95列克。1998年农业收入占国民收入的55%,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0%。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1997年有公路8000km。铁路总长约720km。都拉斯港为全国最大海港。地拉那里纳斯机场是阿唯一的民用机场,每周约有60个航班,运送旅客约4000人次。实行8年义务教育制度。1998年全国在校学生共74.4万人。阿尔巴尼亚2005年人口313.4万。70%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国庆日11月28日。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81.3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60美元。通货膨胀率2.9%。失业率14.6%。外贸进出口总额27.36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5.67亿美元,进口额为21.69亿美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