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陆游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099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试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被黜免。秦桧死后始被起用,曾任镇江府、隆兴府通判。适逢抗金战事失利,又以“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被劾罢职,还归山阴。乾道五年(1169)被任夔州 (今四川奉节)通判。迫于生计,他不得不远行入蜀。乾道八年(1172)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其为干办公事,襄理军务,过起了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后王炎罢职,又入范成大幕府为幕僚。前后在川陕生活了9年,是其生平最得志的时期。后又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等职。屡次被劾去职,终于归老故乡,满怀悲愤地与世长辞。陆游是一位创作特丰的诗人,存诗近万首。他的诗,既有悲愤激昂之作,欲为国家报仇雪耻,恢复丧失的疆土,解放沦陷的人民,以慷慨悲壮的格调,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也有闲适细腻之作,善于咀嚼日常生活深永的滋味,描摹出自然景物的曲折情状。其诗各体兼备,均有佳作,尤擅长七律,是杜甫、李商隐之后的又一大家。其诗风在现实主义基调中不乏浪漫情韵,或壮阔雄浑,或清新如画,格律工稳,流走生动,不落纤巧。其词同样既有满怀报国热情的超爽雄健之作,又有对曲折深挚恋情的清丽缠绵之作。散文也颇有造诣,或记铭序跋,或小品随笔,多有佳作,如《书巢记》、《入蜀记》、《老学庵笔记》等。另外,在史学上也颇有造诣。在中国文学史上,陆游是具有多方面成就的作家,尤以诗名著称,对当时和后世都有深远而广泛的影响。著有《陆游文集》,今人有 《剑南诗稿校注》。

陆游1125—1210Lu You

宋代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进士试,名列第一,因触忤秦桧,被黜落。后出任福州宁德县主簿,孝宗继位初,被召见,赐同进士出身。曾积极赞助张浚北伐。北伐失利后,以“鼓唱是非”罪名罢黜还乡。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通判。以后曾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任事,转徙于川陕。淳熙五年(1178)被召,后任职于福建、江西、浙江等地。淳熙十五年(1188),又以“嘲咏风月”罪名被罢,退居山阴。宁宗嘉泰二年(1202),奉召入朝修撰孝宗、光宗两朝实录。次年修毕,辞官还乡。
陆游的诗歌创作在入蜀以后渐趋成熟。他的诗“言恢复者十之五六”,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精神。他在诗中表达抗敌御侮的决心,抒发不能报效国家的愤懑和悲哀。直至临终,仍不忘收复国土,在著名的《示儿》诗中高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还在诗中谴责了苟安妥协的南宋统治集团,痛斥醉生梦死、庸碌无能的官僚阶层,揭露“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的黑暗腐败现实。此外,他还在诗中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怀。
陆游的另外一些诗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吟咏田园风光,描绘山川景物,语言俊美,格调清新,许多名句为人传诵。
陆游的诗富于想象,尤喜爱通过梦境和梦幻手法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他的浪漫气质使他在当时就有“小李白”之称。陆游诗的语言“清空一气,明白如话”,流畅平易。他的诗各体兼备,尤以七律最为出色。他尤精于对仗的组织安排,流传了不少名句。他的绝诗也很有特色。但陆游诗也有浅露外在、蕴含不足的缺陷。并且由于数量过多,删汰不精,常有构思句意互相蹈袭的现象。
陆游也擅长于词及散文的创作。他的词风格多样,有写情十分沉挚的《钗头凤》,也有言志非常豪迈的《汉宫春》等篇。《卜算子·咏梅》等篇,则寄意深远。他的《入蜀记》是引人入胜的游记,记述具体生动,语言简洁。《烟艇记》等文是情味隽永的小品文。
陆游诗集名《剑南诗稿》,文集名《渭南文集》。另有合刊的《陆放翁全集》。

陆游1125—1210Luyou

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幼年时历经逃难生活,深受家庭亲友间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绍兴二十三年(1153)至杭州参加进士考试,但遭秦桧贬黜。秦桧死,始任福州宁德主簿。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历任镇江、隆兴通判。隆兴元年(1163),因和大将张浚策划北伐,恢复中原,被诬告免职。乾道六年(1170),入蜀,任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乾道八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曾向王炎提出抗金大计。不久,朝廷召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官至宝章阁待制。在政治上一生主张抗金,一直受到南宋统治集团中投降派的压制,晚年隐居家乡,但仍念念不忘恢复中原。平生作品极多,诗词近万首,今存9 000多首。内容十分丰富,以渴望统一祖国,反对投降为主题,也有反映人民疾苦、批评时政之作。他的《示儿》一诗写道:“死去原知万物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成为他爱国主义诗篇的代表之作。亦善填词,著名的《沈园》、《钗头凤》表达了他和表妹唐婉被迫离异后的相思痛苦之情,真挚动人。他的诗风格雄浑豪放,波澜壮阔,感情充沛,又精细秀丽。著作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1125—1210Luyou

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世宦家庭, 自幼好学不倦, “年十二能诗文”, 29岁时赴临安参加进士考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之前而被除名。46岁入蜀任夔州通判, 两年后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军中襄赞军务, 这是他得以身临前线的唯一机会, 他身着戎装,戍卫在大散关头,来往于前线各地,这些战斗生活激发了他的爱国热情,从而领悟到 “诗家三昧”,创作了许多宏丽悲壮的诗篇。为了纪念川陕九年这段有意义的生活,他把全部诗歌题名为《剑南诗稿》和《渭南文集》。54岁时离蜀东归, 在江西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62岁任严州 (今浙江建德)知州,终因坚持抗金而再度被免官。后回到山阴故乡,在清贫简朴的生活中度过了晚年。陆游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创作才能的作家,诗、词、散文皆工。其中诗的成就最为突出, 自言 “六十年间万首诗”。爱国主义精神是他诗歌的基本主题,他始终以为国立功、战死沙场为荣, 如 《夜读兵书》、《书愤》、《书志》等,对投降派进行尖锐的讽刺和揭露,如 《感愤》、《关山月》,常从幻想和梦境里寄托报国理想,如《枕上偶成》、《十一月四日夜风雨大作》等。作为一个爱国诗人, 他还写了许多同情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如《农家叹》、《书叹》、《岁暮感怀》等。他爱祖国、爱人民,也热爱生活,有许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表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如《过灵石三峰》、《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等。陆游的散文成就也很高,如《居室记》、《入蜀记》等。陆游的诗歌基本上是现实主义, 相当全面地反映了南宋后期的社会全貌, 人称“史诗”, 但也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其特点是抒情性很强,想象丰富,富于夸张,语言晓畅平易,精炼自然。这些成就得力于他的爱国感情和丰富的生活经验, 他主张“工夫在诗外”;吸取前人的长处,“重寻子美行程旧,尽拾灵均怨句新”;重视创作实践,“诗思出门何处无”。陆游的诗作对后代有深远的影响。著作收入 《陆放翁全集》。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生当北宋灭亡之时,年幼时就深受社会和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少年时便立下报国大志。在政治上,主张坚决抗击外强入主中原,充实军备,但他一直受到统治集团的压制。晚年,虽退居家乡,但他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尤其感人的是,陆游在临终前夕,还不忘收复国土,在《示儿》诗中写道:“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是一位创作特别丰富的诗人,现存诗有9300余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大部分作品,抒发政治抱负,表现出诗人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强烈爱国热情,从各个方面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生活和现实,风格雄浑豪放,所以梁启超曾说:“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的爱国诗歌成就最为突出。名篇有《金错刀行》、《夜读兵书》、《关山月》、《书愤》、《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老马行》、《示儿》等。这些感情激昂、气概宏肆的诗篇,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
陆游也有一些抒写日常生活的清新之作。或描写自然景物,或咏史怀古,或咏物言志,都表现出诗人的思想和情操。他常运用丰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张以及幻想的梦境,表现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既充满现实主义精神,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陆游不仅工于诗,也善写词,存词130首,多抒写爱国激情,突破了婉约派的束缚。他的书法也知名于世。他多才多艺的一生,令后人赞叹,他的“一片丹心”更令后人崇敬。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1125—1210

南宋大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通判建康、隆兴、夔州。后入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提出抗金大计。又在蜀中任职多年,并在范成大制置使司任参议官。官至宝章阁待制致仕。他在诗、词、散文上都卓有成就。其诗今存9300余首,以收复中原、反对投降为主要内容,抒发了自己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激昂雄放,慷慨炽热。亦有不少描写田园、景物小诗,清新明丽。其词现存一百余首,兼有豪放与婉约风格。又善文,题跋尤为精悍。他的创作影响深远,时人称之为“小太白”,誉为一代诗史,后人多从他的爱国之篇中汲取营养。有《剑南诗稿》八十五卷、《渭南文集》五十卷、《老学庵笔记》十卷,及《南唐书》等。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大诗人。壮年入川,力主抗金。晚年退居家乡。一生创作诗歌甚多,今存九千多首。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他的诗内容极为丰富,尤以爱国诗篇最著名。如《关山月》、《书愤》、《农家奴》等。此外,他的词和散文也写得很好,对历史也很有研究,写有历史著作《南唐书》。陆游幼年体弱,且一生饱经忧患,但至晚年身体却很健康,在年高70时,仍然鬓发未白,耳聪目明。八旬高龄时,还在从事撰写史书这样艰巨的脑力劳动。这和他注意养生是分不开的。陆游从少年时代就喜欢各种体育活动,如野游、骑马、渔猎、打球等。其中最喜欢的体育活动是舞剑,曾留下“学剑四十年”的诗句。陆游读书写字,当有倦意时,就立即释卷休息。他在一些文章中曾写道:“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意思是说,学习要注意劳逸结合。他休息时还总要做些活动,以舒展筋骨,“取其调节血气”,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积极性休息”。陆游对饮食、衣着和居住卫生也很讲究。他主张饮食要定量有节,反对暴食暴饮,“稍饱则止,不必尽器”,“朝哺食粥饭汤饼之属,皆当令腹中有余地”。饭后要散步,“食罢,行五七十步,然后解衣抵枕少许睡卧”。“衣加损,视气候,或一日屡变”。就是说,要视气候变化而增减衣服,适应寒暖。此外,他还曾以扫地为健身术,将清洁环境与养生锻炼相结合。以上这些做法,是陆游几十年的健身经验,今天看来,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


陆游1125—1210

南宋爱国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二十三年(1153)应礼部试,名在前列。次年礼部复试,因其居于秦桧的孙子之前,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被秦桧除名。秦桧死后三年,始赴福州宁德簿。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历官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六年(1170)又赴蜀任夔州等地通判。后入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为干办公事兼检法官,曾亲临抗金前线南郑,这段军旅生活,进一步开阔了视野,更加激发了爱国热情。这段生活是他诗歌创作成熟的关键时期。淳熙二年(1175),范成大镇蜀,被邀为制置使司参议官。淳熙五年(1178)离蜀东归,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任地方官。淳熙十六年(1189)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后被劾去职,归山阴故里近20年。嘉泰二年(1202),曾出修国史,官至宝章阁待制。嘉平二年(1210),抱着“死前恨不见中原”的遗恨与世长辞。陆游生当国势衰危、民族矛盾尖锐的南宋时期,力主抗金复国,虽屡遭投降派打击排斥而爱国热情始终不渝。陆游才气超逸,诗、词、文皆卓有成就,尤长于诗。今存诗约9300首,内容丰富广泛。“言征伐恢复事”为主要题材。如《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关山月》、《书愤》、《示儿》等。大都表达收复失地的雄心,抨击投降派,或抒发壮心难酬的愤懑情绪。诗歌激昂慷慨,悲壮豪迈,唱出了时代最强音。还有部分诗是反映民间疾苦或描绘自然风光或咏史怀古的佳作。早年学诗江西诗派,后摆脱旧习,自成一家。诗风豪荡丰腴,圆转流畅,浅中有深,平中有奇。有“小太白”之称。兼工填词,今存约140首,亦多次抒写爱国情怀。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渭南词》、《老学庵笔记》、《南唐书》等。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属浙江)人。自幼好学,早负诗名,有忧国忧民、抗金复土之志。绍兴中应试礼部第一,为秦桧黜落。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曾任福州宁德县主簿、镇江通判等职,官至宝章阁待制。著有《剑南诗稿》、 《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陆游生在山河破碎、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其伦理思想以爱国爱民为基本主题。有“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的壮志,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并赞颂他们勤劳、善良和不屈的品格。在一些作品中,还表现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不满。他的思想和精神,通过其作品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积极影响。

陆游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自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高宗绍兴二十三年(1153),试礼部,名在前列,因触怒秦桧被免职。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历官隆兴、夔州通判,提举福建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权知严州,光宗时除朝议大夫,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词和散文的成就也很高。其散文不仅正气凛然,且详实委曲,博约精要。著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等。


陆游

陆游1125~1210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绍兴中,应进士试,名列前茅,又应礼部试,因喜论恢复,竟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曾任枢密院编修等职,又以力说张浚用兵被劾罢官。乾道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八年,任四川宣抚使幕下干办公事兼检法官,襄赞军务。曾赴南郑,身临抗金前线。后又为四川制置使参议。淳熙五年,离蜀东归。先后任职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屡为免官黜职。晚年除一度出修国史、任宝章阁待制外,在故乡山阴度过了近20年。有《剑南诗稿》85卷、《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南唐书》以及后人所辑《放翁词》等。他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其诗今存9300余首,内容博大精深,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尤其是他的爱国诗篇,以高度的思想性与精湛的艺术性,把爱国主义文学推向了新高峰。名篇诸如《夜读兵书》、《书愤》、《关山月》、《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示儿》等,都写得雄浑奔放,情感炽热,气势磅礴,境界壮阔。其写农村生活的诗作,不仅描绘出农民所受剥削压榨的图景,而且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帝王,如《邻曲有未饭被追入郭者悯然有作》、《太息》等。其描写自然景物、风土人情及恋爱悲欢之作,韵味悠长,颇具审美价值,如《游山西村》、《临安春雨初霁》、《沈园》等。其词今存140余首,有些词与诗风格相似,如《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等。但大部分作品飘逸婉丽,如《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其作品的出色成就,给予当代、后世诗人以深远的影响。

陆游

南宋爱国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1125年11月13日生。他怀有抗金复国壮志,曾投身军旅,也曾因力主抗战而被免职。1170年入蜀,54岁离蜀东归,任地方官,66岁(1190)后在家乡度过。85岁(1210年1月26日)时写下《示儿》诗辞世。他的诗不仅数量多,今存约9300余首,而且思想、艺术上的成就也很高。许多传世佳句,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等至今脍炙人口。他的词作今存约130余首,同样不乏寓意深刻的佳作,如“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7: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