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陈设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陈设古代王朝祭祀仪节之一。指祭典以前对祭祀场所的一切布置,包括上自皇帝、王公,下至文武百官的位置排列及其方位和面向; 各种礼官、司仪的进退处所; 各类祭器的组合、分置等等。陈设之仪通常在祭典前的三日就着手进行,手续繁琐,不允许有差错,因此其工作量十分巨大。仅以陈设酒尊之位的规制为例,据 《新唐书·礼乐志一》记载: “设酒尊之位: 上帝,太尊、著尊、牺尊、山罍各二,在坛上东南隅,北向; 象尊、壶尊、山罍各二,在坛下南陛之东,北向,俱西上。配帝,著尊、牺尊、象尊、山罍各二,在坛上,于上帝酒尊之东,北向西上。五帝、日、月各太尊二,在第一等。内官每陛间各象尊二,在第二等。中官每陛间各壶尊二,在第三等。外官每道间各概尊二,于下坛下。众星每道间各散尊二,于内壝之外。凡尊,设于神座之左而右向”。由此不难概见陈设之仪的复杂繁缛了。按规制,祭祀场所的陈设共分为五大类:“有待事之次,有即事之位,有门外之位,有牲器之位,有席神之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