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陕西碗碗腔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陕西碗碗腔

碗碗腔又称时腔,曾用名华剧,是流行于陕西东部华阴、华县、大荔(包括原朝邑)、蒲城、渭南、临潼、澄县、白水、富平、及陕北、陕南、晋南一带的皮影戏。
根据现有史料查证,远在1736-1795年(清乾隆年间),碗碗腔已相当流行,各种唱板已相当齐备,且产生了有名的剧作家李十三及其作品“十大本”。这说明了碗腕腔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至少经历了300年以上的历史。
碗碗腔的音乐特色是细腻幽雅,耐人听闻,不但有独特、悠扬、清丽的音乐,而且有抒情、优美、感人的唱腔,能表达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和各种不同人物的复杂感情。主要唱板有“慢板”、“紧板”、“滚板”、“闪板”、“扬句子”、“垫板”、“观灯”、“过关”等,采腔有“花花腔”、“叠腔”等。每种唱板又分“哭音”、“花音”两大类;“滚板”、“叠腔”只有哭音;观灯、过关只有花音。“慢板”及“紧板”又有“三不齐”(西厢调)的唱法。所以说碗碗腔的板路是比较齐全的,声腔艺术是比较完整和丰富。碗碗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硬弦、板胡。
碗碗腔的剧目相当丰富,现已抄录在卷和出版的就有240多种。其中最出名而经常上演的有《金碗钗》、《紫霞宫》、《万福莲》、《蝴蝶媒》、《火焰驹》、《清素庵》等。除《金琬钗》外,其他十本即所谓“十大本”,简称“佩配庙钗真,宫莲媒驹庵”。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5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