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2.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农村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各地在农村奔小康中, 都把加快经济发展, 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工作来抓, 如宝鸡市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 立足本地优势, 开发与提高并举, 积极发展以果品、蔬菜、辣椒、烤烟、蚕桑为主的经济作物, 以养猪、笼养鸡、奶畜为主的畜牧业, 以木耳、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 以粮油加工为主的 “龙头企业”, 初步形成果、菜、肉、奶、蛋五大骨干项目、10个多种经营生产基地, 几十个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 “龙型” 经济组织, 获得结构协调效应, 产生了可观经济效益。岐山县依托2.67万公顷优质小麦、0.53万公顷油料基地, 兴办粮油加工企业70多个, 1996年仅粮油加工实现产值达3.53亿元,利税1 600多万元, 占到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的30%。渭南市围绕实施产业化战略, 建立了6.67万公顷“吨粮田”基地, 6.67万公顷优质苹果基地和2.33万公顷日光塑料大棚蔬菜基地。延安市在努力培植提高烟、果、羊、薯四大支柱产业规模效益的同时, 积极发展了仁用杏、大棚菜、豆类、红枣、花椒等区域性后续产业, 形成了新的规模优势。商洛、安康地区围绕山地综合开发奔小康, 实行重点突破战略, 收效很好。商洛地区集中资金、劳力、技术, 抓了蚕桑、板栗、核桃、食用菌四大支柱产业的基地建设, 安康地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蚕桑生产的大发动、大建设,形成了一个千家万户养蚕, 各业联动配套, 共同发展的新局面。还有一些地方的产业化经营, 已经出现在组织形式上不断创新, 连结程度日趋紧密, 链条不断接长, 辐射领域逐步拓宽的局面。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