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雾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雾淞Wusong凝附在地面物体迎风面上的乳白色的疏松小冰晶或冰粒。雾淞又叫树挂,是中高纬度常见的水汽凝结物,它多生成于寒冷而湿度大的天气里。雾淞按形状又分为粒状和晶状两种。粒状雾淞形成在气温约-2℃——7℃有雾而风速比较大的天气,风把过冷却雾滴(气温在0℃以下的液态水滴)吹到物体表面冻结而成,因为雾滴与物体接触时冻结得很快,保留了雾滴原来的粒状,雾淞粒的直径约0.02—0.03毫米球状。晶状雾淞是过冷却雾滴蒸发后再凝华成的,其形状与霜的结晶相似,形成在气温约-15℃的严寒、有雾(或空气过饱和)、有微风的天气里,当地面物体温度低于过冷却雾滴温度时,过冷却雾滴不断蒸发变化成水汽,在物体表面持续凝华而成晶状雾淞。雾淞聚集在电线上,严重时可压断电线,影响输电、通讯、交通等。 雾淞空气中水汽直接凝华,或过冷却雾滴直接冻结在物体上的乳白色冰晶物。多附在细长物体(如树枝、电线)或物体迎风面上。结构松脆,受震易塌落。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