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霍尔巴赫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霍尔巴赫1723—1789Paul Heinri Dietrich d’Holbach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身于德国一个商人家庭,后定居巴黎。他的主要功绩是把当时唯物主义哲学系统化了。他坚持自然是万物的本原,物质具有质的多样性,并给物质下了一个哲学的定义,即“物质一般地就是以任何一种方式刺激我们感官的东西”。肯定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并对运动作了分类,但他所理解的运动仍然是一种位置移动。强调宇宙万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即它们都处在普遍必然的因果联系中,但片面夸大了必然性,否认偶然性的存在。认为人在自然中没有特权地位,所谓灵魂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是我们能进行思维的大脑。他对人的认识活动的特点及过程作了考察。把唯物论和无神论相结合,指出神是人幻想的产物,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特性加以美化、夸大而捏造出来的。主要著作有《自然体系》、《被揭穿了的基督教》等。 霍尔巴赫1723—1789Paul Heinrich Die Holbach,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出生于德国一个商人家庭。1749年毕业于荷兰莱顿大学,不久便结识狄德罗等进步思想家,成为《百科全书》主要撰稿人之一。主要著作有《自然体系》、《社会体系》《普通伦理学》等。他批判宗教道德践踏人的自然本性,是万恶之源,是人类第一大敌,与人类真正的道德不相容。因为人的本性要求自爱自保,求乐避苦,追求物质利益和现实幸福,这种本性本应该把人引向道德和幸福,但由于宗教的压制、环境的恶劣和人的无知,使人成为邪恶欲望的牺牲品。因此为了使人们幸福,就必须消灭宗教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他区分了快乐和幸福,指出快乐是无节制的感性欲望的暂时满足;而幸福则是理性行动带来的持久的、真实的、实在的、肉体欲望的满足。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关系上,他认为,人一方面是利己的,另一方面又是理性的社会存在,理性和良心使人们在追求个人利益时,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为了使利已和利他统一起来,必须建立一种普遍的自然道德。道德上的善与恶,公正不公正是依其对社会有利还是有害而定的,德行就是真实地经常地给结成社会的人类带来最大的利益。他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美德和恶行,不是天生的,而是由环境影响造成的,特别是社会的政治条件起着重要的作用。要培养有德的人和实现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一致,就必须发展教育,健全法律制度,造成良好的社会环境。霍尔巴赫的伦理思想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霍尔巴赫1723——1789Holbach18世纪法国唯物论的杰出代表,彻底的无神论思想家。出身于德国商人家庭,幼年即到法国,由舅父养大,后继袭舅父男爵头衔。他的沙龙是法国进步思想家经常聚会的地方。主要著作有:《自然体系》、《社会体系》、《揭穿了的基督教》、《神圣的瘟疫》、《自然政治》等。其中《自然体系》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世界观的概括总结。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