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音韵阐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音韵阐微音韵学著作。十八卷。清康熙五十四年下诏编纂。雍正四年(1726)成书。由李光地、王兰生主其事。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奄,又号榕村。福建安溪人。清代音韵学家。康熙九年(1670)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主要著述有《周易通论》、《尚书解义》、《洪范说》、《孝经全注》、《大学古本说》、《中庸章段》、《论语孟子札记》、《离骚经注》、《三程遗书》、《朱子语类四纂》、《韩子粹言》、《榕村全集》、《韵笺》等。王兰生(1697—1736),字振声,一字坦斋。河北交河人。清诸生。康熙六十年(1721)赐进士。累官提督浙江学政,乾隆时官至刑部右侍郎,管礼部侍郎事。“自乐律音韵旁及中西象数,莫不深造。”卒后私谥文诚。主要著述有《律吕正义》、《数理精蕴》等。《音韵阐微》由李光地制定条例,王兰生编辑,参加编修者共十四人。 音韵阐微(清)李光地、王兰生等奉诏编纂。18卷。编者应用等韵学原理改进韵书体例,又取满文(当时谓“国书”)十二字头拼音方法改良反切。韵目依《平水韵》,各韵之字按开、齐、合、撮四呼和三十六字母排列。本书改革反切较完备,为研究近代读音演变的重要资料。有光绪七年(1881年)淮南书局刊本。 音韵阐微韵书。清李光地等人奉诏编著。十八卷。依《诗韵》分为106韵,每韵字先按开合齐撮四呼分开,再按36字母排列,每小韵只标一个反切。又取满文十二字头拼音方法改良反切。反切上字用支、微、鱼、虞、歌、麻韵字。反切下字则取影,喻声母字。为合声反切,是改革反切较完备之书,为研究近代读音演变的重要资料。 音韵阐微❶十八卷。是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奉敕修撰,雍正四年 (1726年)告成的一部官韵。由李光地修撰,王兰生协助,徐元梦校阅。李光地(1642—1718)字晋卿,号厚庵,又号榕村,福建安溪县人。康熙九年 (1670年)进士,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卒谥文贞。精天文、地理、经学、小学。著《榕村韵书》、《韵笺》、《周易通论》、《离骚经注》等多种。王兰生 (1679—1736)字振声,一字信芳,号坦斋,直隶交河 (今河北交河县)人。从李光地学,肄业于保阳书院。康熙六十年 (1721年) 赐进士,改庶吉士,官至刑部右侍郎兼礼部侍郎。死后门人私谥文诚。善属文,精楷法,尤长音韵。主编 《对定周易折衷》、《律吕正义》等。这部书的语音系统与 《礼部韵略》基本一致,它的革新精神在于应用等韵学理改进韵书体例。韵目遵用流行的“平水韵”,分一百零六韵。各韵之字分开、齐、合、撮四呼,每呼之下,按三十六字母顺序排列,始“见”终“日”,情况与《五音集韵》大体相同。是书《凡例》云:“按韵分音,在于字母。每音上所标见溪等字,乃字母也。其法出自梵僧,详析于宋郑樵《七音略》,而审定于元刘鉴《切韵指南》。凡三十六母,内有一十三母重列者,故纵分二十三行。横分四等。平上去入,以声相附,唇喉齿舌,以类相从,凡经史、韵书中有音有字者皆足以包之。各有风土之殊,古今音韵之变,亦有以界之,乃汉文审音之枢要也。”又说“排列字母各有等第,见溪诸母下系一二三四字,乃其等也。”“依韵辨音,各有呼法。旧分开合二呼,每呼四等。近来审音者皆于开口呼内又分齐齿呼,于合口呼内又分撮口呼。每呼二等,以别轻重。二呼同居一辐,共分四等,名目加详,其实无二。于今每韵内分注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各若干音,以为按母分音之据,乃呼法也。”由此可见,《音韵阐微》是运用等韵学理来划分音类,改革韵书体例的。是对《五音集韵》改革韵书体例作法的继承和发展。本书的另一特点是采取满文十二字头拼音方法以改良反切。它的每个小韵除注明《广韵》、《集韵》的切语外,另加注新作切语。新切语称为“合声”。其改革主要是切上字采用歌麻开口字、支微齐齐齿字、鱼虞合口撮口字,这些开音节字不带鼻辅音,不受鼻辅音干扰,较易拼出正确读音。切下字则主要采用影、喻两纽的字,也就是零声母字,用这些字作切下字没有字首辅音的干扰,也较易拼出正确读音。另外,本书切语还使切上字与切下字的清浊相同,平声尤为严格,这是因为清代平声已根据清浊分化为阴平阳平两类,旧切语上下字不论清浊,所拼出的音可能与清代实际读音不合。同时,本书所用切语上下字,力求整齐统一,同韵同调的字尽量使用相同的切下字,同声的字尽量使用相同的切上字,不象《广韵》那样繁杂。《音韵阐微》的分韵,形式上是按“平水韵”分为一百零六韵,但实际上,它还保留着文、吻、问、物与殷、隐、焮、迄,以及迥、径与拯、证的区别,较“平水韵”多出六部,共一百一十二部。于各韵之后,尚注明古今分韵之异同。本书采用《韵学集成》、《五方元音》等书作法,在卷首列一韵图,称为韵谱。韵谱与韵书内容相合,分一百一十二韵。各图分四栏,分列一二三四等字,等内复分平上去入四声,体例与《四声等子》相同。图中列字次序与韵书次序一致,所列的字是各小韵的首字。入声只配阳声,平声不分两类。《音韵阐微》属传统韵书范围,是此类韵书的殿后之作,它是为诗文创作服务的,虽然颇多改革,但仍是较为保守的,与《中原音韵》等曲韵韵书不同。是书有官修本、扬州局本及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