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颜延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颜延之384—456南朝宋诗人。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少贫好学,博览群书,文章冠绝当时。性激言直,屡犯权贵。《五君咏》、《北使洛》、《还至梁城作》等诗较有名。但好用典故,辞藻繁密,有刻意雕琢之病。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颜延之颜延之384——456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幼时家庭贫穷,喜欢读书、无所不览。晋时为豫章公世子参军。入仕,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好酒,肆意直言,不畏权贵,且敢于面责文帝之过,不能容于世。其诗好词藻,喜用事。他的散文情感真实,语言朴素,但堆砌典故,成就不大。赴任始安太守途中,经汨潭,作《祭屈原文》。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颜光禄集》。 颜延之颜延之384~456南朝宋诗人。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末,为中军行参军。刘宋时,曾任始安太守、中书侍郎、御史中丞、秘书监等职,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原有集30卷,已散佚。其诗与谢灵运齐名,时称“颜谢”。然多雕词琢句,好用典故,大都缺乏真情实感,艺术成就远不如谢。诗中较佳者有《五君咏》、《北使洛》,前者歌颂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托古人以抒自己的怀抱;后者写途中所见所感,尚都有一定的内容与真情。另有文《陶征士诔》,为哀悼好友陶渊明而作,优美的文辞中流溢出对故人的深沉伤悼,是当时骈文中的佳作。 颜延之384—456南朝宋文学家。字延年。琅邪(今临沂)人。少年时代家境贫寒,喜读好学,博览群书,无所不览,华章丽句,冠绝当时。他与谢灵运齐名,时人并称“颜谢”,然其作品的思想倾向与灵运大异其趣。曾任始安太守、中书侍郎、永嘉太守、金紫光禄大夫。与陶渊明私交甚笃,陶死后他写了《陶徵士诔》。其作《五君咏》对阮籍的“越礼自惊众”,嵇康的“立俗迕流议”皆赞扬备至。借古人抒发自己的不平,体现了他性格中正直放达的一面。他作诗喜用典故,讲究雕琢字句,反映魏晋以来诗文创作单纯追求形式美的倾向。他著有文集30卷,代表作有《北使洛》等。原集已散佚,今存《颜光禄集》系明人辑本。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