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明心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马明心?—1781

清时甘肃新教起义首领。又名马明新。回族。甘肃安定(今定西)人。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创立新教,旨在革除老教中的“门宦”制度。先至循化(今属青海省)的撒拉族中传教。因新、老教经常冲突,被迫回到安定。四十六年(1781年),新教在苏四十三领导下举行起义。清政府支持老教。甘肃布政使王廷赞逮捕马明心,命其说服苏四十三等投降。不从,遂被杀。

马明心

中国伊斯兰教哲赫林耶门宧创始人。又名真卫,字复性,经名易卜拉欣,道号维嘎耶图拉 (维护主道者),教民尊称为“官川阿则孜” (官川老人家),殁后被尊为“束海达依” (为主道而牺牲者)。祖籍甘肃阶州 (今武都),1719年生于河州 (今临夏) 大西关。回族。幼年孤苦,6岁在清真寺习经。雍正六年 (1728)随叔父赴麦加朝觐,途中被也门沙孜林耶道堂的第七辈筛海穆罕默德·布录·色尼收为门弟子,学习各种经典及道乘修持,并在老师资助下完成朝觐功课。乾隆九年(1744),奉师命携《古兰经》、《穆罕曼斯》、《满丹夜合》诸经及100个小石子、10个大石子等传教凭证,经中亚、新疆,到青海循化,宣讲苏非主义学说,继在河州、定西、榆中等地传教。乾隆二十六年 (1761),在循化撒拉族地区收徒,宣传哲赫林耶宗旨,从而创建了哲赫林耶门宧教派,对中国传统的伊斯兰教进行改革,将主麻的16拜简为10拜,强调阿訇要将“海提耶”(经礼) 周济穷人; 主张教权传贤不传子,反对教主世袭制,与花寺门宧相抗衡。一生清贫,布衣粗食,家无分文积存,从而赢得各族贫苦穆斯林的景仰和拥戴。乾隆二十七年 (1762),在与花寺马国宝辩教后受控为“邪教”,被官府强行逐出循化,后定居定西官川马家堡。乾隆四十六年 (1781),其撒拉族教徒苏四十三反清起义后,被清政府以“贼王”罪名解省监禁,偷偷杀害于兰州。遗体被多次迁葬,现在桃树坪。

马明心约1719—1781

亦作马明新。回族,中国伊斯兰教门宦哲合林耶创始人。祖籍甘肃阶州(今武都)人,经名“伊布拉欣”,道号“维戛耶屯拉”(意为“维护主道者”)。雍正九年(1731)朝觐麦加,并在该地习经修道。回国后在甘、青、宁传教,名噪一时。也有史籍说他求学喀什噶尔、叶尔羌或布哈拉。

马明心1719—1781

亦作马明清或马明新。中国伊斯兰教哲合林耶门宦创始人。祖籍甘肃阶州(今武都)人,后迁河州。回族。经名“伊布拉欣”,字复性,又名卫真。道号“维尕耶·屯拉海”(意即维护主道者),教众尊为“官川老人家”。雍正九年(1731)随叔父朝觐麦加,途中失散,流落也门当雇工。后被该地一道堂收留,习经修道。乾隆九年(1744)经中亚布哈拉等地归国,在甘、宁、青传播新教。二十六年在循化撒拉族地区传教,因和老教花寺门宦发生冲突,被控逐回安定官川,从此信者日增,名噪一时,故有“官川门宦”之称。四十六年循化再次发生新、老教冲突,发展为反清斗争,被清政府捕押,杀害于兰州。

马明心1719~1781

一作马明清,或作马明新,字复性,经名易卜拉欣,又名穆罕默德·召裴,道号 “维戛耶 ·屯拉”(意即 “维护主道的人”)。回族。原籍阶州 (今武都),后迁居河州 (今临夏)。中国伊斯兰教哲赫忍耶门宦创始人。幼年丧父,为叔父收养。清雍正六年(1728年)随叔父往麦加朝圣,途中失散,流落也门做雇工,后被也门教堂大伊玛目伊本栽尼收留为徒,学习乃格什板顶耶的苏菲派教义,并完成朝觐功课。乾隆九年 (1744年)携带 《古兰经》、《穆罕买斯》、《曼达耶亥尔》经典回到河州,在虎夫耶法寺门宦马来迟处进学, 宣传伊斯兰教苏菲派哲赫忍耶教义,提出革除世袭的门宦制度,减轻教民的宗教负担,引起法寺门宦上层反对,被迫离开河州,赴皋兰南乡马坡传教。不久迁安定(今定西)官川定居,重伊斯兰教之道乘,传 “脱勒格提”, 被信徒尊为 “官川阿则孜”(即官川老人家)和 “穆勒师德” (即指教者、引领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进入循化厅(今青海循化县)撒拉族地区传教,归信者甚众。其后,又在兰州及宁夏金积堡等地发展信徒。乾隆四十六年 (1781年) 循化厅新 (哲赫忍耶)老(华寺)教冲突,官府调解不公,三月十八日苏四十三率领新教群众起义。清兵镇压起义时,亦将其逮捕,关押兰州。苏四十三率部进攻兰州时,因严辞拒绝规劝起义军退兵,被布政使王廷赞杀害。子女充军云南、新疆等地。拱北在兰州桃树坪。

马明心约1730~1781

清回族学者,伊斯兰教哲赫林耶学派(中国伊斯兰教苏菲主义四大学派之一)始传人。又名明新,经名“伊卜拉欣”,尊号“维尕耶图拉·穆罕默德·召非”。其教众尊他为“官川·阿即孜”。祖籍甘肃省阶州(今甘肃武都)。早期宗教活动缺乏记载,传说纷纭。多数称其家境贫苦,随叔父前往麦加朝觐,后流落也门,为也门道堂收留为徒。于乾隆九年(1744年)回国,在河湟地区开始传授哲赫林耶学理,旨在革除以前的门宦制度。先后在青海、甘肃、宁夏等地撒拉族、回族中宣传其主张,信徒日众。后因教争,发展为反清斗争,为清政府逮捕,在兰州被害。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3: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