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福益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马福益1865~1905原名福一,又名乾。湘潭人。早年曾充江南清军营弁,入哥老会。1891年(光绪十七年)创立“回龙山”开堂放票,招收会众,势力遍布醴陵、湘潭、浏阳及赣、闽、鄂诸省,为四省洪江会领袖 (龙头)。1900年率所属会众参与自立军起义,因事泄而未举事。1904年黄兴率华兴会起义,他决定以所属会众分五路同时响应,被委任为少将副总指挥。后谋泄事败,避走广西。次年春回湖南,准备图谋再举,不幸中途在萍乡车站被捕,英勇就义于长沙。 马福益约1865—1905原名福一,又名乾。原籍湘潭,后改籍醴陵。早年加入哥老会,曾充江南清军营弁。离营后,于光绪十七年 (1891) 创立回仑山 (一作回龙山),开堂放标,招收党徒。因帮助醴陵瀑口商会整顿市面秩序,被聘任为湘潭雷打石一带石灰窑总工头,使生产恢复,因而声誉大著,加入其所属会党者日增,势力遍于醴陵、湘潭、浏阳各地,并及江西、湖北、福建等省,自称东南西北四路总统,成为清末湖南会党中最著名的首领。1904年华兴会谋划长沙起义,黄兴与刘撰一亲至湘潭与他密晤,各倾肝胆,共谋光复。决定黄兴任起义主帅,刘揆一任总指挥,马福益任副总指挥; 省城以武备学堂学生联络新旧各军为主,城外则以马福益所属会党群众为义军,分五路同时响应。为加强会党力量,华兴会还授予马福益少将衔并枪支、马匹。起义失败后,避走广西。次年返回湖南,拟以洪江为据点再次发难,卒于途中为清军所捕,4月于长沙英勇就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