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骈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高骈? —887唐末幽州(今北京西南)人。字千里。祖崇文,元和初功臣,封南平王。世为禁军将领。善射,累历神策都虞候。党项叛,率禁兵万人戍长武。时诸将御羌无功,独其伺隙用兵,出无不捷,懿宗深嘉之。后移镇秦州,任秦州刺史、本州经略使。取河、渭二州(今甘肃临夏、陇西东南),降虏万余人。咸通中,移为安南都护。至则匡合五管之兵,期年之内,招怀溪洞,诛其首恶,收复交州(今越南河内)郡邑,始筑安南(今越南河内)城。以安南都护府为静海军,授为节度使兼诸道行营招讨使。南诏掠成都,移为剑南西川节度使。南诏闻之,即送子入朝为质,不敢入寇。僖宗时,任淮南节度使、诸道行营都统等职,镇压王仙芝、黄巢起义军。缮完城垒,募军集兵,得锐士七万。传檄天下诸镇,共同镇压起义军,威振一时。广明初,其将张潾袭黄巢,巢军大败,以金贿潾,请降。他允许为巢请为节度使。时昭义、武宁、义武兵数万赴淮南,他欲专己功,奏称义军已被破获,不须大兵。黄巢知诸镇兵班师罢兵,即击杀张潾,乘胜渡江攻天长。后因朝议不从其请,听其将吕用之计,欲借义军之势以挟朝廷,保存实力,割据一方。故当黄巢渡江北上时,他托病不出,严兵保境。及两京皆为义军所占,朝廷仍望其立功,进检校太尉、东面都统、京西京北神策军诸道兵马等使。及知他无出兵之意,乃以王铎为都统,以崔安潜副之,以韦昭度领诸道盐铁转运使。他失兵柄利权后,攘袂大诟,要挟朝廷,希复故权。及义军失败后,颇为怅恨,部下亦多叛去。郁郁不得志,乃笃意求神仙,不理军事。后在其内部争夺权势倾轧中为部将毕师铎所杀。 高骈?—887唐末幽州(治今北京西南)人。字千里。世代为禁军将领。懿宗、僖宗时,先后任安南都护,静海军、天平军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坐镇西南,曾多次击败南诏的进犯。僖宗乾符中,又被任为镇海军(后改淮南)节度使、江淮盐铁转运使、诸道行营都统,镇压黄巢起义军。他慑于起义军声势,又因统治集团内部倾轧,故不肯出击,唯坐守扬州,企图养兵自重,割据一方,被朝廷免去都统、盐铁转运使之职,渐失势。曾纵容部下争权,后被部将毕失铎所杀。 高骈?—887唐末幽州(治今北京西南)人。咸通五年(864)拜为安南都护、本管经略招讨使。七年统军于峰州(辖境在今越南北部)屡破南诏军。杀南诏安南节度使段酋迁及当地为南诏向导者朱道古,收复安南。乾符元年(874)南诏大举攻蜀、兵临成都之时,被任命为剑南西川节度使, 以其在安南威名摄服南诏军请和。二年自成都发步骑五千追南诏军至大渡河,杀获甚众, 自是南诏不复攻蜀。治蜀时残虐。后封燕国公。徙荆南、镇海、淮南等节度使。加诸道行营都统、盐铁转运使等职。曾传檄召天下兵镇压黄巢起义。后摄于义军威势,加上统治集团内部倾轧,坐守扬州,企图保存实力, 割据一方。光启三年(887)为部将毕师铎所杀。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