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鲨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057 鲨❶又称“鲛”或“鲨鱼”。一群鳃裂位于侧面系板鳃鱼类之通称。体呈纺锤形。鳃裂每侧5—7个,背鳍1—2个,尾鳍发达,歪形,臀鳍有时消失。胸、腹鳍各1对。单一的泄殖腔孔(排粪、排尿、排生殖产物都通入泄殖腔,从泄殖腔孔通到体外)。雄鲨在两腹鳍间有1对棒状交接器——鳍脚。体内受精,卵胎生或卵生。海生,少数种类亦进入淡水。鲨一般游泳快,肉食性,较凶猛,有的能攻击甚至伤及人类。如噬人鲨,一般体长1—20米。我国有鲨70余种。如黄渤海所产的扁头哈那鲨,体重可达250公斤。经济价值高,除供食用外,肝可制鱼肝油,皮可制革,骨可制胶,鳍干制成鱼翅,唇部干制成鱼唇,头部软骨干制成明骨皆为佳肴珍品。 鲨sha脊椎动物,鱼纲,板鳃亚纲,鲨目,为一群海生(极少数可进入淡水)的鲨目鱼类的通称。身体一般呈纺锤形,分为头、躯干和尾3部分。体表具有细小盾鳞,体侧有侧线,体长约1~20米。全身骨骼均为软骨,头骨和脊椎骨钙化,故有一定的坚硬度,脑颅无骨缝。头端扁平,近胸鳍处略粗,向后渐细,腹部较平坦。口在头的腹面,横裂,上颌和下颌具有发达的锐齿。口的前面有鼻孔1对。鳃裂位于头的两侧,每侧有5~7个,无鳃盖,鳃间隔发达,鳃片由上皮组织折叠形成栅板状,故鲨类又称板鳃类。背鳍1~2个,尾部侧扁,尾鳍发达,歪形尾,适于在中上层水域中游泳。臀鳍1个,有的消失。胸鳍和腹鳍的各1对;腹鳍之间有泄殖腔孔,雄鲨腹鳍的内侧有1对鳍脚(交配器),鳍脚的内侧各有1条深沟,交配时,两沟合并成1条管,可输送精液至雌体,进行体内受精。为肉食性的凶猛鱼类,以鱼和甲壳类为食。肠内有螺旋瓣,无鳔。多数为卵胎生,少数为卵生。我国约产70余种,如真鲨(Carcharhinus)、白斑星鲨(Mustelus manazo)、角鲨(Squalus)等。白斑星鲨为我国黄海、东海常见种,体侧有白色斑点,卵胎生而无胎盘。鲨的经济价值较大,除可供食用外,皮可制革,肝脏可炼制鱼肝油,骨可制胶,有的鳍可制成名贵食品“鱼翅”。 图252 星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