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麦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麦蛾angoumois grain moth

重要钻蛀性贮粮害虫,亦可在田间为害。学名Sitotroga ce-realella (Olivier)。鳞翅目,麦蛾科。分布全世界。中国除西藏、新疆外,各省区均有发生,幼虫蛀食稻谷、小麦、玉米、大米、高粱。
成虫体长4.5~6毫米,翅展8~16毫米,体灰黄,头顶无丛毛,下唇须3节,向上弯曲超过头顶。前翅竹叶形,淡黄,后翅菜刀形,外缘凹入,翅尖明显突出,银灰色,后翅缘毛甚长,长度至少等于翅面宽度。前翅脉序R脉5根,R4、R5与M1共柄,A脉基部分叉。后翅脉序Rs与Sc+R1始终分离,Rs终于顶角。M1与Rs共柄。雄虫外生殖器的抱器呈桃形。顶端有一向外侧延伸较长而尖的弯钩突,爪形突呈二裂状,阳茎棒状,基部收缩而细。雌虫产卵器的后棒较前棒长一倍,交配囊呈细长颈瓶形,骨化的交配孔呈椭圆的菱形,囊内底部有两个分离的长椭圆形交配刺。幼虫长5~8毫米,头淡黄色,余乳白色,前胸气门毛群3根,胸部较大,胸足发达,腹足退化呈肉突状,尚有退化的趾钩2~3个。
年生4~6代,幼虫在粮粒内或麦秸垛、稻草垛中遗留的穗粒中越冬,次年4~5月羽化为成虫,在仓内产卵于粮堆表面,孵化的幼虫即钻入粮堆深度33厘米以内的粮粒为害,在表面19.8厘米以内占产卵总数88%。表面6.6厘米以内的更多。还可飞往田间产卵于玉米、小麦和稻穗上繁殖为害。每雌虫平均产卵133粒。最适发育温度为27~28℃,温度21~30℃,相对湿度80~93%,完成一代需时25~35天。在温度44℃时,经6小时各虫期均死亡。春暖前可在仓内将贮粮表面压盖物料,密封麦秸垛、稻草垛,以控制越冬代的成虫飞出交配产卵。有虫粮可用曝晒、烘干或磷化铝熏蒸处理。

麦蛾angoumois grain moth

Sitotroga cerealellaOlivier,昆虫纲,鳞翅目,麦蛾科。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仅新疆、辽宁尚无记录。为害稻谷、大米、麦、玉米、高粱。成虫翅展14~18 mm,体灰黄色;前翅竹叶形,淡黄褐色,翅端色较深;后翅细长,银灰色,前后缘近平行,外缘向内凹入,翅端尖细,突出,后缘缘毛长约为翅宽的两倍。末龄幼虫体长5~8mm,乳白色,头淡黄色;胸节肥大,腹节向后逐渐缩小。温暖地区一年发生4~6代,以幼虫在粮粒内越冬。成虫善飞,仓内产卵于粮堆表面的粮粒上。幼虫孵化后即蛀入粮粒内,故被害粮多限于表层。田间产卵于稻麦穗或玉米粒上,粮食收获带虫入仓。幼虫老熟后化蛹于粮粒内。可采取有虫粮与无虫粮隔离贮存;移顶处理、暴晒或药剂熏蒸虫粮等方法除治。

麦蛾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3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