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寺
清代建筑。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秦州区天水镇龙头寺村西侧的瓜蔓山麓。始建年代无考,同治初毁于战乱。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捐资重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度作为学校。1983 年学校迁出,寺周 18 庄村民募资重修。以并列式连建三院,占地 2074 平方米,存土木结构建筑房舍 30 余间。整体布局中院为佛殿院,四合院式,西北坐硬山顶土木结构五檩抬梁造大雄宝殿 3 间,通长 9 米,进深 7 米。西南配 3 间单坡水三霄、圣母殿。东北配 3 间五檩抬梁造双出廊式十殿闫君殿,东南倒坐是 3 间,当心塑韦陀,韦陀背面是中院前门,门庭当心塑四海龙王和四府龙王,两次间辟门可入。西院为关帝庙,正殿关财神,西庑曹公祠,东庑四圣宫。皆三檩抬梁造前出廊式。东院皆为僧房。存有重修记事及布施石碑4 通。立碑时代最早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拱首条碑,长 1.25 米,宽 0.6 米。前沿尚存古槐 2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