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一)改革前的农民生活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一)改革前的农民生活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采取减租减息、土地改革等各种措施, 恢复和发展生产, 以解决农民吃饭穿衣问题。1952年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66.6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 (下同),比1948年增长27.6%, 平均每年增长6.3%。每人年粮食消费量259.5千克, 增加18.5千克; 食油2.8千克, 增加0.3千克; 肉类5.2千克, 增加1.1千克;棉布3.8米, 增加0.6米。
1953—1957年, 经济发展比较快, 市场繁荣, 物价稳定, 人民心情舒畅, 生活显著改善。据调查,1957年湖南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78.11元, 比1952年增长75.8%, 平均每年递增6.5%。这一期间, 农民每人年消费粮食275.5千克, 比1952年增加16千克; 肉类8.2千克, 增加3千克; 棉布5.4米, 增加1.6米。
1957年以后, 由于指导工作上的严重失误, 农民生活受到很大影响。1960—1962年, 每个农民平均年消费粮食不足200千克, 食油约2.5千克, 肉类4千克, 棉布2.2米, 降低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平。1962年, 中共中央及时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措施, 纠正农村工作中的 “左”倾错误, 国民经济才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这期间,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很慢,1965年与1957年比较,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仅93.21元, 比1965年增长1.1%, 平均每年递增0.1%。主要实物消费量仍较低, 人均年消费粮食246千克, 比1957年减少29.5千克, 肉类5.6千克, 减少2.6千克, 棉布3.5米, 减少1.9米。
1966—1976年的10年间, 农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变化。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2: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