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搭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搭包分类:【地域文化】 腰带之别称。清朝满族男子穿便装时,均于腰间束带,带上搭挂各式小佩件,多为各式绣花小袋子,及刀、削之类,如荷包、扇套、解食刀、烟袋等,故称寻常所系腰带为“搭包”。带以各色整幅绸、缎制成,长度约8尺左右,将其折成0.2尺宽,围腰两周,系活结于左侧,两端饰以花穗,为单色,以蓝、绿两色居多,皇族宗室必系黄带,觉罗按制系红色腰带。 腰带的俗称。清代,满族男子穿官服和便服时,均在腰间系上腰带,戴上褡裢等各种佩饰,一般有荷包(满语叫“法都”)、烟袋、小刀之类。腰带用整幅绸缎做成,长约7~8尺,折成2~3寸宽的带子,围裹腰间,剩余部分绾成活扣。一般人多用蓝、绿色绸缎,皇族宗室规定必须系黄带,觉罗系红带,其他人可在此二色之外自由选择。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