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三)大气污染严重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三)大气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和乡镇工业的发展,山东省废气排放量逐步增长,大气污染呈加重趋势。1981年全省废气排放量为2 903亿标米3,1985年达到4 292亿标米3,1990年增加到6 685亿标米3。山东省大气污染主要来自能源的燃烧,燃料燃烧过程中的废气占全省废气排放总量的75%以上。自1972年以来,山东省对大气污染从点源治理、区域治理到综合防治,曾进行过许多工作,但治理效果不太显著,大气环境质量仍呈不断恶化趋势,总体上污染大于治理。选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微粒和降尘四项参数,对全省主要城市近几年大气环境质量监测评价,结果为:济南、青岛、烟台、淄博、济宁、潍坊、泰安市近几年受到二氧化硫的严重污染,只有枣庄市的二氧化硫呈下降趋势;总悬浮微粒和降尘浓度,除烟台市污染较轻外,其他主要城市都受到严重污染,呈加重趋势;各城市的氮氧化物含量属清洁或轻污染。见表1-6-1。 表1-6-1 山东省主要城市大气污染评价结果
大气污染物质给农业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急性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如1990年夏,海阳县磷肥厂氟气污染,造成桑园受害,桑叶含氟量达116ppm,蚕体中含氟量90ppm以上,绝大多数蚕中毒死亡。 另外,全省已有9个市(地)不同程度地降了酸雨,其中青岛市降酸雨频率已达65.2%,酸雨pH值平均为4.56,最低值已降到3.4,在全省是最严重的。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