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二)中等农业教育 |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
释义 | (二)中等农业教育1. 发展规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了四川全部公、私立农业职业学校,共计29所,在校学生7 092人,1950年6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中等技术教育会议,确定“以调整为主,有条件发展”的方针,成立“中等技术教育委员会”,由文教、农业部门共同管理。对所接管的中等农职校,进行了初步的整顿。各地调配一批党员技术骨干充实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并于1950年恢复招生。1952年3月,农业学校由各地教育厅转移到农林厅管理,改为农业技术学校。 表5-1-8 四川省中等农业学校历年招生、毕业生统计 单位:人
(二)中等农业教育1.农业中等教育。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农业中等教育有较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接管的蚕业专修科,于1951年并入山东农学院,成立山东农学院附设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同年相继建立了莱阳农校、惠民农校和烟台农校。到1952年,上述4处中等农业专科学校,设有农艺、森林、果蔬、蚕桑4个专业,在校学生739人。1953年,将惠民农校、烟台农校与山东农学院附设中等农业技术学校合并,改名为山东省济南农业学校,属省农业厅领导(1964年与聊城农校合并)。1953年,济南农校与莱阳农校共有在校生1 110人,毕业生151人;1954年两校共有在校生1 198人,毕业生45人。1955年,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山东省新建聊城、济宁、菏泽、临沂、德州5处农业技术训练学校和泰安畜牧兽医技术训练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一年。1956年,将上述6处技术训练学校改为中等专业学校,并新建昌潍、惠民、泰安3处中等农业学校和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均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1957年9月,德州农业学校撤销,济南农业机械化学校迁至德州。到1957年底,山东省共有中等农业学校11处,设农作物、果树蔬菜、植保、畜牧、兽医、造林、林经、蚕桑、农业机械等9个专业,共有在校生4 609人,教职工850人。这些学校除了培养中等专业人才外,都附设了短期训练班,为农业合作化轮训干部。 (二)中等农业教育杨凌农科城的中等农业专业教育, 是和高等农业教育同步发展起来的, 现有陕西省属农、林、水三所中等专业学校。陕西省农业学校, 其前身为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校属高级职业学校, 是一所综合性的中等农业专业学校, 隶属陕西省农业厅,属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之一。设有农学、植物保护、果树、牧医、中兽医、养蜂、蚕桑、烟草、畜产加工、农业经济管理10个专业, 38个实验室和1个电教室。陕西省林业学校隶属陕西省林业厅。设有林业、林业经济、野生植物栽培利用、水土保持4个专业, 附设陕西省森工职业技术学校。陕西省水利学校是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隶属陕西省水利厅。设有农田水利、机电抽水、水工建筑、陆地水文、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水土保持、水利经济管理、工业与民用建筑8个专业, 18个教研室、19个实验室。新中国成立以来, 这3所中等专业学校, 已为陕西省和西北各省、区培养输送了3万多名中等农、林、水方面的建设人才。 |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