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二)恢复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二)恢复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

为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根据中央指示精神,安徽于1982年12月对基层供销社进行改革试点,1983年全面推开。供销合作社改造的内容:❶恢复“三性”,即恢复供销合作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
❷抓“五突破”,即在劳动人事制度、农民入股、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按劳分配、价格管理五个方面进行突破性改革。主要做法是:进一步扩股、集资,全省供销合作社新老股金增加到2 754.8万元;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干部由任命制改为选举制或招聘制,职工改为劳动合同制;实行承包责任制,改革分配办法;下放省属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安徽省供销合作总社将29个省属分公司下放给所在地、市,省公司改为既经营又管理的经济实体;对于允许上市的一、二类农副产品,供销合作社可以随行就市灵活掌握购销价格,对于计划外自行采购和协作购进的物资实行自行订价。
❸实行“四放开”。从1991年开始,全省各地相继开始对基层供销合作社试行“经营、价格、用工、分配”四放开。1992年,全省供销社以扭亏增盈、提高效益为中心,以转换经营机制为突破口,全面推行“四放开”改革,年底已改革的企业达到80%。通过改革,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开拓了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完善了各种经营服务设施,1993年商品购进总额114亿元,商品销售130亿元,比1982年分别增长200%和89%。


(二)恢复供销合作社集体所有制性质

为了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的作用,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指示,山东省从1982年开始对供销社进行改革试点,1983年在面上逐步展开。供销社改革的主要内容是恢复“三性”,实行“五个突破”。恢复“三性”,就是恢复供销合作社在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五个突破”是:在财务管理制度方面由过去统收统支改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基金调剂、向国家缴纳所得税、不再承担政策性亏损;在劳动人事制度方面,干部由任命改为选举,职工由统包统配改为劳动合同制,做到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进能出;在分配制度方面,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建立职工劳动分红制度;在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方面,打破原来按地域、按商品分工的限制,实行购销结合、综合经营;在商品价格方面,完成农副产品收购任务后,全部实行议购议销,价格随行就市,由企业自行定价。通过上述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全省从基层供销社到省供销总社,都召开了社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了领导机构,恢复和建立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全省有2 900多名农民被选进各级供销合作社的领导机构;清理和扩大了社员入股集资,社员股金增加到5.6亿元,占基层供销社自有流动资金的29.3%,入股社员户数达1 170万户,占全省农村总户数的80%以上;开拓了经营范围和服务领域,完善了各种经营服务设施,建立和发展了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全省已发展各种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等服务组织1 116个,建立各类商品基地2 000多万亩,多种经营服务网点达8万多个,仓库面积734万米2,冷库、冷风库333座,库容18.2万吨,运输车辆近万辆;1990年完成农副产品收购任务达171亿元,比1979年增长2.4倍,供应农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114.27亿元。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6:3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