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农村改革逐步深入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农村改革逐步深入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互助组、合作社运动,使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农业生产得以恢复和发展。其后,由于“左倾”的影响,农业几经波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和农村工作才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80年代初,全区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使原来的集体单一的经营体制转变为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农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农村改革实践中,探索并总结出了土地承包“三配套”、“三有偿”的措施(即终止一年一度的土地小调整,普遍推行土地目标管理,鼓励土地有偿转包),进一步明确了土地所有权,稳定了承包权,强化了管理权,放活了使用权。同时,不断完善村社各业专项承包,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服务功能。为了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需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了较大发展,国营、集体商业网点,已延伸到村一级,就近及时向农民供应农用物资和生活日用品;农、林、水、蚕桑等部门分别或联合在区、乡建起了服务站或综合服务站,帮助指导农民推广农业实用技术;农民自办、联户办服务组织和各类民间专业技术协会应运而生,较好地发挥了为农业服务的作用。在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其他经济成分发展。1990年全区已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12.6万个,从业人员14.7万人, 向国家缴纳税金5 582万元, 占全区工商税收的14.2%。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在充分发挥国合商业主渠道作用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以多种方式进入流通领域,逐步建立起了多渠道、少环节的流通体制,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发展。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