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四)山区公路建设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四)山区公路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就注意了对山区公路的建设。因为山区大部分是革命老根据地,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条件落后一直困扰着经济的发展。1953年,首先修建了沂水—博山的公路,全长147公里,对改善沂蒙山区北部的交通起了很大作用。同时,栖霞县开辟水盛岭,打通十八盘,劈石84 000米3。胶南县24个乡镇,有21个乡镇属山岭区,建国初,全县只有28公里公路,山区无公路可通,农副产品运不出,拖拉机进不了村,物资运输只能靠人挑肩扛牲口驮,从60年代开始,这个县修建山区公路320公里,使70%的山区乡镇通了公路。著名的革命老根据地临沂地区,大部分县地处沂蒙山区,解放前全区只有290公里公路,交通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从50年代开始,发动群众治山、治水、修路,到1978年县乡公路达到2 901公里。仅50年代就修建山区公路96条,总长1 982公里。60年代、70年代结合备战,山区公路的修建在速度和质量上都有新的进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群众修路的积极性更加高涨,“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全区上下齐动员,人人为修路做贡献,进一步加快了山区公路建设。
山东省的农村交通建设与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建设的发展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公路交通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建设。几十年来,农村交通建设取得很大成绩,对农村经济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比,尚不能完全适应,需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48:00